首页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教育 主题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我们的节日 联盟联播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广安要闻 道德模范 广安义工 区市县动态 站内公告 小平故里·人文广安 文明论坛 原创评论 文明风采 他山之石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志愿组织

    【重走长征路】在班佑感受红军的悲壮

    来源: 广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 伍敏       日期: 2016-09-12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塑。 图片来源:广安文明网

      8月29日早晨,采访车行驶在若尔盖平坦辽阔的大草原,一座巍峨挺拔的纪念碑和雕像矗立在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的公路旁。远远望去,红红的颜色,鲜艳夺目。

      走近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几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看到许多游客在敬献鲜花、鞠躬缅怀。随同我们采访并介绍情况的若尔盖县党史办主任孙运波说,80多年前,800余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历尽千难万险,一步一步地走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牺牲在了班佑河畔。“这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的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2011年9月,这座高18米、宽24米的纪念碑落成,正是为了纪念这800战士魂归班佑河的悲壮。

      纪念碑下,以雕塑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当年800红军战士牺牲时的情景。在纪念碑右方,是一座由开国上将王平之子范晓光捐资修建的名为《胜利曙光》的雕塑。这座纪念碑将王平将军长征回忆录中的一段文字作为碑文,令人难忘。

      碑文中写道:“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七十多里,彭德怀军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得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哎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一个一个把他们放倒,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走得舒服些,一方面再仔细地检查一遍,不能落下一个还没有咽气的同志。最后发现有一个小战士还有点气,我让侦察员把他背上,但过了河他也断气了。我们满含泪水,脱下军帽,向烈士们默哀、鞠躬告别,然后急忙返回追赶大部队。”

      “很多长征故事都被记录在文艺作品中,体会并不是很深刻。今天在800红军战士魂归班佑河的雕塑前,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受到的震撼。”来自河南的游客杨芳动情地说。一拨一拨的游客将鲜花、哈达、酒、糖果等物品敬放在纪念碑前,表达着他们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没有这些红军战士的壮烈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历史应该让更多人了解,长征精神更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孙运波告诉我们,在苍茫的大草原上,像《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一袋干粮》等红军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党史研究者,孙运波说,他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故事。

      随后,我们来到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周恩来旧居及巴西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非正式会议)会址等地。低矮破旧的房屋、战争后留下的残垣断壁,直观地展现了红军长征那段艰难岁月。

      “这些都是红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孙运波说,这些年来,若尔盖县党史、文化等部门都在努力发掘红军长征留下的红色遗迹、遗址。目前,已整理、规划出28处。他们都在尽力将这些遗迹、遗址打造成传承红军精神的基地和平台。

      我们穿行在若尔盖大草原上,看着一处处反应红军长征的遗迹、旧址,站在一座座纪念碑和红军塑像前静静地思考,一股股红色力量在我们心中涌动。(广安文明网)

相关推荐

更多>>

主题活动

czczl.jpg QQ图片20160301111731.jpg QQ图片201602251558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