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勇个人照
5月12日,这个让世人揪心、让山河哭泣的日子,年仅24岁的岳池县大佛乡酢坊沟村三组支边教师李宏勇为救学生不幸遇难,抱着他深爱的学生走向了天堂,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热爱的山区校园,留下了一个让世人为之动容的姿势。
危险中:回去抱起了跌倒的学生
5月22日上午9时许,笔者拨通了李宏勇生前支教学校——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教导主任鄢加明的电话。电话中鄢主任话语嘶哑:“李老师教学水平一流,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学生喜欢他,同事喜欢他……他本可逃过灾难的,他在跑出危险区还有三四步路的时候,后面有个同学倒下了,他又回去救那个学生,这时教学楼就垮塌了……他是为了救倒地的学生才遭遇不幸的,他的不幸遭遇,让我们学校痛失一位好老师……”笔者从鄢主任的讲述中了解到,2006年李宏勇在绵阳师专毕业后,放弃了在家乡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毅然选择了到偏远山区学校支教。
平通中学因师资少,李宏勇主动要求挑重担,他上初三快班的数学课和初二两个班的物理课,早晚还要辅导自习课,每周上课在20节以上。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他还主动帮助一些老师分担教学任务,利用中午辅导留守学生学习,许多时候因忙于辅导学生而忘记吃中午饭。
“5月12日这天下午,他第一节没有课,发生地震时他正在办公室辅导学生。他为了班上的学生才遭遇不幸的,当他被掏出来的时候,双手还紧紧地抱着一同遇难的学生蒲明……要知道,再过三天就是他24岁的生日了……他就这样离开了……”在电话这边,笔者分明听到了鄢主任落泪的声音,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痛、伤心和对李宏勇的深深怀念。
班会上:立志做一名好老师
“李宏勇过去是一个好学生,听话,遵守纪律,学习刻苦,进初中后一次班会课上,他说以后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说起学生李宏勇在校的情况,曾经教过他数学的老师詹德明记忆犹新,哽咽的话语中流露出他对失去一个好学生的深深的惋惜。
“李宏勇的不幸离去,让我们学校痛失了一位好学生;他在人生最危险的时刻,依然想着救自己的学生,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行动践行了儿时的誓言,提升了我们教师的形象。”曾经教李宏勇政治的文家平老师把悲痛埋藏在心底,话语中表达了对李宏勇的喜爱。
李宏勇遇难的噩耗传回母校大佛初中后,老师含泪,学弟学妹伤心,大家纷纷捐款,决定用爱去温暖李宏勇父母伤痛的心。
22日上午10时,乔艳红、屈青青、唐华艳、王明海、郭小亮等学弟学妹在校长王跃辉、老师文家平、詹德明的带领下,带着全校师生捐献的爱心,走进了李宏勇父母的家。
“老人家,别伤心,这1000元钱是我们学校的一点心意。”面对李宏勇父母的伤心悲痛,王校长握住李宏勇父亲李家树的手,安慰着,关爱着。
“蒋妈妈,请别哭了,请别这么伤心,让我们一同祝福李宏勇大哥一路走好!今后,我们会照顾你们的,我们愿意做你们的女儿,等我找到了工作后,我会像照顾亲身父母一样照顾你们。”说这话的叫屈青青,一位善良美丽的学生。
睡梦中,他时常叫着他的学生
“5月9号勇儿打电话说,暑假回来帮我们打谷子、收玉米,4月26日还给我们寄回2000元,叫他爸爸去治病。我的勇儿没得了,我的勇儿没得了哟,他对父母好,他太听话了,说起他就流泪……”痛失儿子,李宏勇的母亲蒋新芬泣不成声,哭诉着儿子过去在家的一些事。
蒋妈妈说,李宏勇是她唯一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到条件艰苦的平武,选择了支边。到那边后工作困难多了,他又向妈妈诉说工作太累。妈妈告诉他年轻人辛苦一点不怕,有了付出才有收获。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克服了困难,兢兢业业地教导山里的孩子。
“回到家里,他总在睡梦中叫着他的学生,担心着学生还没有学好,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伤心的蒋妈妈,反复说着儿子对学生的爱。
“每次回来,学生就发信息过来:李老师,你好久转来,我们好想你哟!”短信述说着学生对他的爱,短信述说着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在这份爱的背后,是李宏勇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无限追求;是他那纯洁高尚的支边情怀。
而他的父母,至今双双患病,父亲李家树高血压,胃出血,母亲32岁时做了阑尾炎手术,40岁做了子宫畸瘤手术,如今身体是那么的单薄瘦小。
就是这对患病的父母,为了供儿子上学,至今还背负着2万多元的债,住着破烂的房屋,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唯一的电视机还是今年春节后刚赊的。
走进这个清贫的家,面对简陋的床,昏黄的灯光,竹条编成的破烂墙壁;面对他们痛失爱子的悲伤,在场的人更心酸了,无不掩面而泣。
“儿子走了,但我们的家还在,灾区人民啥都没有了,灾区人民比我们更不幸。儿子是为了救学生走的,他的离去是我们的骄傲,国家没有白培养他,他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期望。他是我们的好儿子,他是学生的好老师!”这就一位英雄老师的父母宽广的胸怀。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李宏勇个人照
5月12日,这个让世人揪心、让山河哭泣的日子,年仅24岁的岳池县大佛乡酢坊沟村三组支边教师李宏勇为救学生不幸遇难,抱着他深爱的学生走向了天堂,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热爱的山区校园,留下了一个让世人为之动容的姿势。
危险中:回去抱起了跌倒的学生
5月22日上午9时许,笔者拨通了李宏勇生前支教学校——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教导主任鄢加明的电话。电话中鄢主任话语嘶哑:“李老师教学水平一流,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学生喜欢他,同事喜欢他……他本可逃过灾难的,他在跑出危险区还有三四步路的时候,后面有个同学倒下了,他又回去救那个学生,这时教学楼就垮塌了……他是为了救倒地的学生才遭遇不幸的,他的不幸遭遇,让我们学校痛失一位好老师……”笔者从鄢主任的讲述中了解到,2006年李宏勇在绵阳师专毕业后,放弃了在家乡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毅然选择了到偏远山区学校支教。
平通中学因师资少,李宏勇主动要求挑重担,他上初三快班的数学课和初二两个班的物理课,早晚还要辅导自习课,每周上课在20节以上。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他还主动帮助一些老师分担教学任务,利用中午辅导留守学生学习,许多时候因忙于辅导学生而忘记吃中午饭。
“5月12日这天下午,他第一节没有课,发生地震时他正在办公室辅导学生。他为了班上的学生才遭遇不幸的,当他被掏出来的时候,双手还紧紧地抱着一同遇难的学生蒲明……要知道,再过三天就是他24岁的生日了……他就这样离开了……”在电话这边,笔者分明听到了鄢主任落泪的声音,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痛、伤心和对李宏勇的深深怀念。
班会上:立志做一名好老师
“李宏勇过去是一个好学生,听话,遵守纪律,学习刻苦,进初中后一次班会课上,他说以后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说起学生李宏勇在校的情况,曾经教过他数学的老师詹德明记忆犹新,哽咽的话语中流露出他对失去一个好学生的深深的惋惜。
“李宏勇的不幸离去,让我们学校痛失了一位好学生;他在人生最危险的时刻,依然想着救自己的学生,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行动践行了儿时的誓言,提升了我们教师的形象。”曾经教李宏勇政治的文家平老师把悲痛埋藏在心底,话语中表达了对李宏勇的喜爱。
李宏勇遇难的噩耗传回母校大佛初中后,老师含泪,学弟学妹伤心,大家纷纷捐款,决定用爱去温暖李宏勇父母伤痛的心。
22日上午10时,乔艳红、屈青青、唐华艳、王明海、郭小亮等学弟学妹在校长王跃辉、老师文家平、詹德明的带领下,带着全校师生捐献的爱心,走进了李宏勇父母的家。
“老人家,别伤心,这1000元钱是我们学校的一点心意。”面对李宏勇父母的伤心悲痛,王校长握住李宏勇父亲李家树的手,安慰着,关爱着。
“蒋妈妈,请别哭了,请别这么伤心,让我们一同祝福李宏勇大哥一路走好!今后,我们会照顾你们的,我们愿意做你们的女儿,等我找到了工作后,我会像照顾亲身父母一样照顾你们。”说这话的叫屈青青,一位善良美丽的学生。
睡梦中,他时常叫着他的学生
“5月9号勇儿打电话说,暑假回来帮我们打谷子、收玉米,4月26日还给我们寄回2000元,叫他爸爸去治病。我的勇儿没得了,我的勇儿没得了哟,他对父母好,他太听话了,说起他就流泪……”痛失儿子,李宏勇的母亲蒋新芬泣不成声,哭诉着儿子过去在家的一些事。
蒋妈妈说,李宏勇是她唯一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到条件艰苦的平武,选择了支边。到那边后工作困难多了,他又向妈妈诉说工作太累。妈妈告诉他年轻人辛苦一点不怕,有了付出才有收获。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克服了困难,兢兢业业地教导山里的孩子。
“回到家里,他总在睡梦中叫着他的学生,担心着学生还没有学好,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伤心的蒋妈妈,反复说着儿子对学生的爱。
“每次回来,学生就发信息过来:李老师,你好久转来,我们好想你哟!”短信述说着学生对他的爱,短信述说着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在这份爱的背后,是李宏勇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无限追求;是他那纯洁高尚的支边情怀。
而他的父母,至今双双患病,父亲李家树高血压,胃出血,母亲32岁时做了阑尾炎手术,40岁做了子宫畸瘤手术,如今身体是那么的单薄瘦小。
就是这对患病的父母,为了供儿子上学,至今还背负着2万多元的债,住着破烂的房屋,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唯一的电视机还是今年春节后刚赊的。
走进这个清贫的家,面对简陋的床,昏黄的灯光,竹条编成的破烂墙壁;面对他们痛失爱子的悲伤,在场的人更心酸了,无不掩面而泣。
“儿子走了,但我们的家还在,灾区人民啥都没有了,灾区人民比我们更不幸。儿子是为了救学生走的,他的离去是我们的骄傲,国家没有白培养他,他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期望。他是我们的好儿子,他是学生的好老师!”这就一位英雄老师的父母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