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用心守护群众健康
[ 责任编辑: 陈琦琦 丨 日期: 2020-05-07 ] 来源:广安在线

 

陈志平为患者检查

  在华蓥,有一位医生,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工作领域颇有建树:在全球骨科技术不发达的90年代,他发明了“?”状钢板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他率先在我市应用了显微吻合血管、神经技术,填补了显微外科技术在我市应用的空白;他独家引进组合式外固定技术,先后为1754名患者实施该技术,在广安、南充等地独树一帜……

  他,就是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志平。

  从医30年

  他是病人的恩人

  自1990年参加临床工作以来,陈志平先后从事内儿科、普外科工作,2002年3月至今任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他也是广安市卫生学术与技术、华蓥市骨科学术带头人。

  家住华蓥市的张施(化名)永远忘不了2014年那个夏天。当时36岁的张施在重庆打工时从6楼坠落,全身多发伤伴休克,在当地两家医院前后住院50余天,血压一直无法恢复正常,即使使用最贵的降压药也不行。后来应张施家人申请,他转入了华蓥市人民医院。

  在华蓥市人民医院,陈志平仔细了解之前两家医院的诊治经过后,分析认为张施是受伤时休克导致肾脏损害、进而引起肾性高血压危象。陈志平只对张施使用了价格便宜的硫酸镁进行治疗,就把他的血压降到正常,并对张施已经严重感染的踝关节做了截肢术,从而挽救了张施的生命。

  古训曰: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陈志平无论是酷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加班抢救病人、做手术成为工作常态:他曾在髌骨骨折手术后的第10天,在其一只脚还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为病人成功实施手术;在休假时间接到电话后匆匆赶回医院,抢救一位严重车祸伤患儿,挽救了患儿的生命,而且让其保住了双下肢……

  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陈志平发现临床上许多疑难病症,只要有细心、耐心和爱心,就能找到诊治的途径。陈志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查房问诊时,他通过询问大便情况,发现了以肺炎入院的患儿,实际上是消化道出血伴休克;因腹痛、高热、头痛被误诊为阑尾炎而入院的病人实际上是流行性出血热;多家医院都未能诊断清楚的发热病人,他查体发现其右下肺呼吸音偏低,提出肺炎诊断,后经胸片证实后,利用抗生素治疗痊愈。

  “陈医生是我的恩人,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好。”张施的话,说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

  学习不停步 他是新技术应用“带头人”

  在科室里,陈志平还是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带头兵”。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几百张叠放的光盘,这些只是陈志平学习资料的一小部分。“我没什么别的爱好,下班后就喜欢看看书、看看资料。”陈志平说。

  陈志平深知,医学科学的服务对象是人,人体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在医学上还有许多的难关尚未攻克。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从事科学研究要受到设备、技术、人才、学术交流、知识更新等多方面限制,所以他拼命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把从海量骨科资源中学到的各种新技术及时推广与应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点。

  陈志平利用国内先进的骨科数字化影像技术平台,让医生不再单纯依赖于放射科的结论,通过数字化影像技术平台从任意角度、任意重建面去全面分析病人的影像表现,避免了术前的漏诊与误诊,指导术中精准微创操作。

  在陈志平的带领下,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但熟练开展了二级医院所有技术项目、而且开展了三级医院大部分骨科技术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曾有多种骨科技术填补了广安市内的技术空白。

  凭着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陈志平赢得了病人和同事们的敬重。他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广安市劳动模范、广安市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2017年发明用于寻找置入椎弓根螺钉最佳入点的三维模型获得了专利。在华蓥市骨科医学界,陈志平就是一面旗帜。

  然而面对荣誉,陈志平显得异常淡定、洒脱,他经常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两句诗来自勉。他说,自己更看重的是整个社会对良医的呼唤,对奉献的呼唤,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呼唤。(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琴 文/图)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18086982098 联系邮箱:gawmwxx@163.com
陈志平:用心守护群众健康
[ 责任编辑:陈琦琦 丨 日期: 2020-05-07 ]
来源:广安在线

 

陈志平为患者检查

  在华蓥,有一位医生,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工作领域颇有建树:在全球骨科技术不发达的90年代,他发明了“?”状钢板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他率先在我市应用了显微吻合血管、神经技术,填补了显微外科技术在我市应用的空白;他独家引进组合式外固定技术,先后为1754名患者实施该技术,在广安、南充等地独树一帜……

  他,就是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志平。

  从医30年

  他是病人的恩人

  自1990年参加临床工作以来,陈志平先后从事内儿科、普外科工作,2002年3月至今任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他也是广安市卫生学术与技术、华蓥市骨科学术带头人。

  家住华蓥市的张施(化名)永远忘不了2014年那个夏天。当时36岁的张施在重庆打工时从6楼坠落,全身多发伤伴休克,在当地两家医院前后住院50余天,血压一直无法恢复正常,即使使用最贵的降压药也不行。后来应张施家人申请,他转入了华蓥市人民医院。

  在华蓥市人民医院,陈志平仔细了解之前两家医院的诊治经过后,分析认为张施是受伤时休克导致肾脏损害、进而引起肾性高血压危象。陈志平只对张施使用了价格便宜的硫酸镁进行治疗,就把他的血压降到正常,并对张施已经严重感染的踝关节做了截肢术,从而挽救了张施的生命。

  古训曰: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陈志平无论是酷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加班抢救病人、做手术成为工作常态:他曾在髌骨骨折手术后的第10天,在其一只脚还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为病人成功实施手术;在休假时间接到电话后匆匆赶回医院,抢救一位严重车祸伤患儿,挽救了患儿的生命,而且让其保住了双下肢……

  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陈志平发现临床上许多疑难病症,只要有细心、耐心和爱心,就能找到诊治的途径。陈志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查房问诊时,他通过询问大便情况,发现了以肺炎入院的患儿,实际上是消化道出血伴休克;因腹痛、高热、头痛被误诊为阑尾炎而入院的病人实际上是流行性出血热;多家医院都未能诊断清楚的发热病人,他查体发现其右下肺呼吸音偏低,提出肺炎诊断,后经胸片证实后,利用抗生素治疗痊愈。

  “陈医生是我的恩人,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好。”张施的话,说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

  学习不停步 他是新技术应用“带头人”

  在科室里,陈志平还是学习应用新技术的“带头兵”。在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几百张叠放的光盘,这些只是陈志平学习资料的一小部分。“我没什么别的爱好,下班后就喜欢看看书、看看资料。”陈志平说。

  陈志平深知,医学科学的服务对象是人,人体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在医学上还有许多的难关尚未攻克。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从事科学研究要受到设备、技术、人才、学术交流、知识更新等多方面限制,所以他拼命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把从海量骨科资源中学到的各种新技术及时推广与应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点。

  陈志平利用国内先进的骨科数字化影像技术平台,让医生不再单纯依赖于放射科的结论,通过数字化影像技术平台从任意角度、任意重建面去全面分析病人的影像表现,避免了术前的漏诊与误诊,指导术中精准微创操作。

  在陈志平的带领下,华蓥市人民医院骨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但熟练开展了二级医院所有技术项目、而且开展了三级医院大部分骨科技术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曾有多种骨科技术填补了广安市内的技术空白。

  凭着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陈志平赢得了病人和同事们的敬重。他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广安市劳动模范、广安市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2017年发明用于寻找置入椎弓根螺钉最佳入点的三维模型获得了专利。在华蓥市骨科医学界,陈志平就是一面旗帜。

  然而面对荣誉,陈志平显得异常淡定、洒脱,他经常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两句诗来自勉。他说,自己更看重的是整个社会对良医的呼唤,对奉献的呼唤,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呼唤。(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