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家力量”
来源: 天下广安 责任编辑: 邓 岚 日期: 2020-12-17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抗疫紧要关头,广安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组长杨春霞、岳池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李静梅接到命令,纷纷飞赴湖北,抗击疫情。而他们的母亲也都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我在家照顾好孩子,你们踏实工作,不用惦记!
援助湖北,在我市每一位医疗队员的身上,都汇聚着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力量……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建设和睦文明家庭、倡导科学家教、弘扬良好家风,凝聚起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家力量”。
弘扬先进事迹 形成传承好家风热潮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我们,更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榜样。”不久前,“德润广安·美在家庭”广安市首届家庭文化节暨“最美家庭”事迹巡讲活动走进城镇、乡村,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最美家庭”故事,让现场观众或流泪、或微笑、或感动,这些普普通通的家庭用生动感人的事迹掀起了全市各地争相传诵家庭美德的热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为此,我市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载体,通过宣传条幅、快板、歌曲等形式,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弘扬家教家风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广安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
如今,我市各地的城市景观,融入了更多优秀家训家书家风文化元素,一批家风家训主题社区、广场、长廊、公园、文化墙、文化街相继建成,通过雕塑、石刻、书法、图书、曲艺、纪录片、微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利用彩绘墙、宣传栏等载体,将“百善孝为先”等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和优秀家训家风具象化、立体化展现出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了解“家+文化”。
走进乡村的家风文化宣传场馆,都可以看到历史名人名家家风家训、民间优秀家风家训、当代本地优秀家风家训、好家风故事等内容。目前,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祠堂,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农耕馆、家训馆、好人馆,以实物、文物、史料为依托,运用多媒体展示和声光电技术手段传播优秀家训家风文化。
评选文明家庭 让好家风成风尚
“天道酬勤,是我们家家风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父母教育我的首要法则。父亲是我的榜样,更是家风的写照。”近日,在广安区东方小学学术报告厅,参加“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分享会的“五好家庭”代表郑钦议向同学们分享了家风的故事,引起了共鸣。
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和价值观,好的家风就是一本教科书,教导着一代又一代人沿袭传承。
近年来,我市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开展“树家教”“育家风”“写家史”“晒家训”等主题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实践,让好家风成风尚。
全市各地围绕“家庭”主阵地,启动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机制,评选一批“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实施“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评选,引导广大家庭践行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方式;继续做好“平安家庭”“书香家庭”等创建评选,大力选树彰显家庭文明的身边好人、最美职工、好青年、时代好少年等优秀典型,引领风尚。
此外,我市还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站、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逐步搭建覆盖面广、服务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吸纳更多理论研究、心理咨询、一线教师等投身家庭教育,调动更多社会工作者、“五老”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加入,打造专兼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让好家风成为风尚。
截至目前,全市共评选命名“文明家庭”3.7万户、“星级文明户”21万户。(黄方瑶 刘莉华)
相关推荐
- 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 ( 2020-12-02 )
- 【原创评论】 勤俭传家是给后人最好的馈赠 ( 2020-09-04 )
- 好家风就像指路的灯 ( 2020-08-06 )
- 抓好家风家教教育 传承好家风好家教 ( 2020-07-06 )
- 把家风建设融入传统节日 ( 2020-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