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唱大戏 “诗和远方”看广安——写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下)
[ 责任编辑: 申蕊 丨 日期: 2019-07-03 ] 来源:

  今年端午节,来自贵州的游客刘新国带着家人来广安旅游。他们在邓小平故里景区瞻仰伟人,感受红色文化;在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寻历史古迹,听巴人故事;在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游古塞、赏民俗;在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寻农趣。刘新国不禁感慨:“广安文旅资源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全省吹响文旅深度融合号角的当下,推动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广安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广安从景点旅游转变为全域旅游,从单一旅游转变为“旅游+”,一座曾经的川东北小城,成长为四川红色旅游龙头,在全国打出一张响亮的“红色旅游胜地”名片。

  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

  衍生文旅融合的N种模式

  最近,广安诞生了又一个“网红地”,引得不少市民与游客纷纷前往“打卡”,这便是位于广安城北滨江路的一段长600米的古城墙。

  “有仿古的砖、墙,还有以前老广安的街景、生活场景,旁边又是花道。”?重庆游客张强点赞,“广安在城市建设中,融合老城记忆和文化历史,韵味满满,人情味满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旅游大市的广安,在发展中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无缝衔接,多形式活化“文旅基因”,打造各式“网红”景点,衍生出文旅融合的N种模式。

  广安文旅融合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打出一张“红色旅游胜地”名片。

  广安,小平故里,文旅融合,“红”字当头。

  为做好“红”文章,广安加强红色文化整理、研究,编写《广安红色文化知识读本》,创作爱国主义题材大型川剧《南海李准》,围绕华蓥山游击队及红岩英烈事迹打造音乐剧《双枪》;利用邓小平故居、华蓥山旅游区两大全国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策划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小平故里核心区提质工程,深入挖掘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红岩英烈事迹、三线建设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华蓥山红色旅游线路产品。

  不光如此,去年11月份,广安还充分发挥小平故里的优势,成立了小平干部学院,构建起向外界推介广安、宣传广安的良好平台。

  让人欣喜的是,今年,小平干部学院被中组部列入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红色广安”更加亮眼。

  除了“红色”亮眼,广安用心“烹饪”的又一“文旅大餐”——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同样引人点赞。

  在这里,你不仅能在下坝记忆见证农村的变迁,还能在张家院子感受竹丝画帘文化,在高家院子观看独特的川东婚俗表演,在朝门院子感受民国风情……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本地文化,丰富旅游内涵。这个被评为“中国农业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度假区,因融入了当地剪纸艺术、竹丝画帘、川东婚嫁民宿等文化内涵,成为享誉全国的网红景点。

  旅游园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因子,广安魅力凸显:这里有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构架,融入自然、文化、历史、生态、休闲、娱乐等各种元素的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有融合展现巴人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神龙山巴人石头城;有将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有通过“旅游+影视”模式,拍摄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宝箴塞……

  而节会品牌的打造,则让广安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已成为经省政府批准保留的传统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川渝地区极具影响的节会品牌;广安红色国际马拉松赛,开创了广安“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先例,提高了广安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农家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的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迄今已举办了九届;武胜形成了以端午龙舟节为核心,啤酒节、庖汤节、“乡约武胜”等节庆品牌共同发展的多元文化节会体系。

  抢抓机遇,全域布局、全业融合,广安文化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可喜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25家、星级饭店12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5个。全市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2000余家。广安被列为全省首批5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之一,广安区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

  “文旅+”效应持续显现

  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

  “文旅+”带来的效应远不仅这些。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是南海卫士李准的故乡,同时也是省级贫困村。为助力脱贫,当地党委政府一方面深挖李准爱国情怀,提炼栀子“活”文化,建成村史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根据传统李子产业基础和乡村旅游热潮,统筹规划李子、花卉、中药材、酒厂等产业,打造度假村、康养中心,形成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文旅+脱贫攻坚”,让原本贫困的残疾村民吕剑平发展起了花卉产业;村民袁东明,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村民李天明也瞄准发展机遇,做起了花卉生意……

  如今,经过几年努力,栀子村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同样是在“文旅+”上做文章,岳池县将农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出52平方公里的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新模式、新经典、新业态齐聚乡村,使得田园变成公园,产区变成景区,产品变成了商品,当地百姓吃上“旅游饭”。

  “文旅+”,也让非遗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在几年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竹丝画帘销售量下降,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的相关企业逐渐停产,传统手艺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转行。这几年,到卢山村游玩的人会发现,当地人又将竹丝画帘这门传统手艺重新拾了起来。竹丝绣画帘、竹帘水彩画、丝绣手绢、丝绣围巾……一件件有着广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走向全国各地。

  正是“文旅+”,让卢山村的竹丝画帘得以“重生”。

  在广安大力推进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保护过程中,卢山村重新成立竹丝画帘合作社,请回30多名老手艺人,让竹丝画帘再次大放异彩。合作社成立以后,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文旅融合,也让广安在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胜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旅游发展全域化,文旅产品供给精品化,业态发展多元化,广安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典范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市文广旅局有关人员介绍,尽管广安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一些文化旅游发达的市州相比,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承载力等方面依然有不小差距,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

  7月3日,广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隆重举行,这个高规格的会议,第一次把文化和旅游统筹起来研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大会将正式出台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对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吹响凝聚全市上下力量、向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奋进的冲锋号。

  广安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已经来临。“诗和远方”完美组合,这就是未来的广安。(信息来源:广安日报)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18086982098 联系邮箱:gawmwxx@163.com
文旅融合唱大戏 “诗和远方”看广安——写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下)
[ 责任编辑:申蕊 丨 日期: 2019-07-03 ]
来源:

  今年端午节,来自贵州的游客刘新国带着家人来广安旅游。他们在邓小平故里景区瞻仰伟人,感受红色文化;在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寻历史古迹,听巴人故事;在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游古塞、赏民俗;在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寻农趣。刘新国不禁感慨:“广安文旅资源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全省吹响文旅深度融合号角的当下,推动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广安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广安从景点旅游转变为全域旅游,从单一旅游转变为“旅游+”,一座曾经的川东北小城,成长为四川红色旅游龙头,在全国打出一张响亮的“红色旅游胜地”名片。

  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

  衍生文旅融合的N种模式

  最近,广安诞生了又一个“网红地”,引得不少市民与游客纷纷前往“打卡”,这便是位于广安城北滨江路的一段长600米的古城墙。

  “有仿古的砖、墙,还有以前老广安的街景、生活场景,旁边又是花道。”?重庆游客张强点赞,“广安在城市建设中,融合老城记忆和文化历史,韵味满满,人情味满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旅游大市的广安,在发展中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无缝衔接,多形式活化“文旅基因”,打造各式“网红”景点,衍生出文旅融合的N种模式。

  广安文旅融合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打出一张“红色旅游胜地”名片。

  广安,小平故里,文旅融合,“红”字当头。

  为做好“红”文章,广安加强红色文化整理、研究,编写《广安红色文化知识读本》,创作爱国主义题材大型川剧《南海李准》,围绕华蓥山游击队及红岩英烈事迹打造音乐剧《双枪》;利用邓小平故居、华蓥山旅游区两大全国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策划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小平故里核心区提质工程,深入挖掘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红岩英烈事迹、三线建设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华蓥山红色旅游线路产品。

  不光如此,去年11月份,广安还充分发挥小平故里的优势,成立了小平干部学院,构建起向外界推介广安、宣传广安的良好平台。

  让人欣喜的是,今年,小平干部学院被中组部列入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红色广安”更加亮眼。

  除了“红色”亮眼,广安用心“烹饪”的又一“文旅大餐”——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同样引人点赞。

  在这里,你不仅能在下坝记忆见证农村的变迁,还能在张家院子感受竹丝画帘文化,在高家院子观看独特的川东婚俗表演,在朝门院子感受民国风情……

  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本地文化,丰富旅游内涵。这个被评为“中国农业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度假区,因融入了当地剪纸艺术、竹丝画帘、川东婚嫁民宿等文化内涵,成为享誉全国的网红景点。

  旅游园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因子,广安魅力凸显:这里有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构架,融入自然、文化、历史、生态、休闲、娱乐等各种元素的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有融合展现巴人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神龙山巴人石头城;有将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有通过“旅游+影视”模式,拍摄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宝箴塞……

  而节会品牌的打造,则让广安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已成为经省政府批准保留的传统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川渝地区极具影响的节会品牌;广安红色国际马拉松赛,开创了广安“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先例,提高了广安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农家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的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迄今已举办了九届;武胜形成了以端午龙舟节为核心,啤酒节、庖汤节、“乡约武胜”等节庆品牌共同发展的多元文化节会体系。

  抢抓机遇,全域布局、全业融合,广安文化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可喜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25家、星级饭店12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5个。全市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2000余家。广安被列为全省首批5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之一,广安区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

  “文旅+”效应持续显现

  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

  “文旅+”带来的效应远不仅这些。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是南海卫士李准的故乡,同时也是省级贫困村。为助力脱贫,当地党委政府一方面深挖李准爱国情怀,提炼栀子“活”文化,建成村史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根据传统李子产业基础和乡村旅游热潮,统筹规划李子、花卉、中药材、酒厂等产业,打造度假村、康养中心,形成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文旅+脱贫攻坚”,让原本贫困的残疾村民吕剑平发展起了花卉产业;村民袁东明,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村民李天明也瞄准发展机遇,做起了花卉生意……

  如今,经过几年努力,栀子村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同样是在“文旅+”上做文章,岳池县将农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出52平方公里的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新模式、新经典、新业态齐聚乡村,使得田园变成公园,产区变成景区,产品变成了商品,当地百姓吃上“旅游饭”。

  “文旅+”,也让非遗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在几年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竹丝画帘销售量下降,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的相关企业逐渐停产,传统手艺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转行。这几年,到卢山村游玩的人会发现,当地人又将竹丝画帘这门传统手艺重新拾了起来。竹丝绣画帘、竹帘水彩画、丝绣手绢、丝绣围巾……一件件有着广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走向全国各地。

  正是“文旅+”,让卢山村的竹丝画帘得以“重生”。

  在广安大力推进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保护过程中,卢山村重新成立竹丝画帘合作社,请回30多名老手艺人,让竹丝画帘再次大放异彩。合作社成立以后,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文旅融合,也让广安在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胜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旅游发展全域化,文旅产品供给精品化,业态发展多元化,广安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典范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市文广旅局有关人员介绍,尽管广安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一些文化旅游发达的市州相比,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承载力等方面依然有不小差距,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

  7月3日,广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隆重举行,这个高规格的会议,第一次把文化和旅游统筹起来研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大会将正式出台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对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吹响凝聚全市上下力量、向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奋进的冲锋号。

  广安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已经来临。“诗和远方”完美组合,这就是未来的广安。(信息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