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岳池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决策部署,坚持“1234”教育工作思路,围绕“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建设川东北教育名县”定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导向,强化“教育均衡、教育质量、教育改革”抓手,实现“教育现代化程度、人民群众满意度、教育对经济贡献度、教育品牌知名度”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岳池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智力保障。
软硬件同步升级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6月13日上午,在岳池县翔凤学校八年级4班教室里,数学教师李东芝正用“班班通”教学设备为学生讲解勾股定理。课堂上,李东芝调取课程相关资料后,娴熟地切换页面,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
“‘班班通’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李东芝介绍说,以前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讲解清楚的课程,现在利用多样化数字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去年以来,翔凤学校不仅进行了教学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新修的初中部教学楼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进入了装修阶段,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可以投入使用。
届时,该校将建设全县最先进的硬件设备系统,不仅全部教室安装“班班通”教学设备,还将配备2个精品录播室、8个功能室,建设室内篮球场、图书室,完善智慧校园系统,可在线检查学生作业、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以学定教。
翔凤学校只是岳池县大力推进学校硬件设施升级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新增学校用地718亩,实施学校新(改、扩)建项目571个,新(改、扩)建校舍约22万平方米、运动场约30万平方米,新建食堂68个、农村教师周转房1719套,全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完成。
硬件升级的同时,软件相应更新。近年来,该县积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人才管理模式,提高教师待遇,激活人才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学历78人、大学本科学历4501人;交流轮岗教师498名,开展培训32场,培养省级骨干教师27名、市级骨干教师373名、县级骨干教师833名。
推进教育公平
让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教育牵动千家万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事关民生福祉。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关爱惠泽每个困难家庭孩子,岳池县在强化教育扶贫的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顾县小学学生昊昊(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昊昊的母亲和奶奶患有疾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昊昊享受了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以及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每年1000元的帮扶资金,解决上学的费用问题。
在顾县小学,与昊昊一样享受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的学生有2000多人,仅2018年涉及资金就达194.86万元。此外,53名建档立卡贫困儿童享受教育扶贫救助基金4.75万元。“通过各类资助既缓解了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又增强了贫困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努力学习的动力。”该校校长杨国说。
接下来,岳池县将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据实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加大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使用力度,确保特困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开设特色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一直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所以特别珍惜这次参加书法兴趣班的机会。”6月14日午饭后,苟角小学学生蒋棂珑就到书法教室练起了书法。
苟角镇作为书法之乡,苟角小学将书法课程纳入教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上,1-3年级每周开设2节书法课,4-6年级每周开设1节书法课。不仅如此,该校还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书法天赋组建了书法社团,开设兴趣班,受到学生青睐。
“今天,我们练习原地双脚左右交替前脚掌踩球……”同天下午,岳池县第一幼儿园内,教师易韵越正在给孩子们上足球课,天气虽然有些炎热,但没有阻挡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绿茵场上荡漾着阵阵笑声。
除了开设足球课程、练习足球操,该园还将园内垃圾桶等设计成足球形状,在墙壁上悬挂足球明星卡通画,在教室和走廊放置足球装饰品等,充分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爱好。
这都源于岳池县秉承“让跑步成为习惯、让书法薪火相传、让足球精神驻进心扉”的理念,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域动员、创新推进“三进校园”。
目前,岳池县“三进校园”参与学校达102所,参与省市县“三进校园”师资培训达1415人。2018年,该县27所学校的36个项目通过市级“三进校园”示范校评估验收。此外,作为曲艺之乡,该县的戏曲进校园工作也实现了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岳池,正努力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在全力建设川东北教育名县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信息来源:广安日报)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近年来,岳池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决策部署,坚持“1234”教育工作思路,围绕“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建设川东北教育名县”定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导向,强化“教育均衡、教育质量、教育改革”抓手,实现“教育现代化程度、人民群众满意度、教育对经济贡献度、教育品牌知名度”提升,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岳池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智力保障。
软硬件同步升级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6月13日上午,在岳池县翔凤学校八年级4班教室里,数学教师李东芝正用“班班通”教学设备为学生讲解勾股定理。课堂上,李东芝调取课程相关资料后,娴熟地切换页面,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
“‘班班通’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李东芝介绍说,以前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讲解清楚的课程,现在利用多样化数字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去年以来,翔凤学校不仅进行了教学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新修的初中部教学楼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进入了装修阶段,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可以投入使用。
届时,该校将建设全县最先进的硬件设备系统,不仅全部教室安装“班班通”教学设备,还将配备2个精品录播室、8个功能室,建设室内篮球场、图书室,完善智慧校园系统,可在线检查学生作业、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以学定教。
翔凤学校只是岳池县大力推进学校硬件设施升级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新增学校用地718亩,实施学校新(改、扩)建项目571个,新(改、扩)建校舍约22万平方米、运动场约30万平方米,新建食堂68个、农村教师周转房1719套,全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完成。
硬件升级的同时,软件相应更新。近年来,该县积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人才管理模式,提高教师待遇,激活人才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学历78人、大学本科学历4501人;交流轮岗教师498名,开展培训32场,培养省级骨干教师27名、市级骨干教师373名、县级骨干教师833名。
推进教育公平
让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教育牵动千家万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事关民生福祉。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关爱惠泽每个困难家庭孩子,岳池县在强化教育扶贫的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顾县小学学生昊昊(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昊昊的母亲和奶奶患有疾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昊昊享受了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以及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每年1000元的帮扶资金,解决上学的费用问题。
在顾县小学,与昊昊一样享受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的学生有2000多人,仅2018年涉及资金就达194.86万元。此外,53名建档立卡贫困儿童享受教育扶贫救助基金4.75万元。“通过各类资助既缓解了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又增强了贫困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努力学习的动力。”该校校长杨国说。
接下来,岳池县将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据实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加大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使用力度,确保特困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开设特色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一直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所以特别珍惜这次参加书法兴趣班的机会。”6月14日午饭后,苟角小学学生蒋棂珑就到书法教室练起了书法。
苟角镇作为书法之乡,苟角小学将书法课程纳入教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上,1-3年级每周开设2节书法课,4-6年级每周开设1节书法课。不仅如此,该校还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书法天赋组建了书法社团,开设兴趣班,受到学生青睐。
“今天,我们练习原地双脚左右交替前脚掌踩球……”同天下午,岳池县第一幼儿园内,教师易韵越正在给孩子们上足球课,天气虽然有些炎热,但没有阻挡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绿茵场上荡漾着阵阵笑声。
除了开设足球课程、练习足球操,该园还将园内垃圾桶等设计成足球形状,在墙壁上悬挂足球明星卡通画,在教室和走廊放置足球装饰品等,充分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爱好。
这都源于岳池县秉承“让跑步成为习惯、让书法薪火相传、让足球精神驻进心扉”的理念,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域动员、创新推进“三进校园”。
目前,岳池县“三进校园”参与学校达102所,参与省市县“三进校园”师资培训达1415人。2018年,该县27所学校的36个项目通过市级“三进校园”示范校评估验收。此外,作为曲艺之乡,该县的戏曲进校园工作也实现了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岳池,正努力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在全力建设川东北教育名县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信息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