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教育 主题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我们的节日 联盟联播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广安要闻 道德模范 广安义工 区市县动态 站内公告 小平故里·人文广安 文明论坛 原创评论 文明风采 他山之石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志愿组织

广安文明网 > 未成年人 >> 文章内容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       责任编辑: 杜金香       日期: 2017-11-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公平”“有质量”,短短几个字,却清晰地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

      围绕党中央对教育发展的规划蓝图,近年来,广安岳池县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契机,以“办满意教育,让教育满意”为宗旨,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进全县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强化硬件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11月27日,记者走进岳池县洗马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面积数千平方米的运动场,塑胶跑道、球场、器械区分别依地而设。场外,教学楼、艺体楼赫然屹立。校园一侧,正在修建新楼。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综合楼。”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综合楼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20万元,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内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藏书室、阅览室、卫生室、舞蹈排练厅以及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比起从前,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近年来,岳池县大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根基,解决各级学校用地716亩,下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410个,投入资金近5亿元,新建公办中小学校1所,引进民办学校2所,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98所,其中,改(扩)建校舍约10.2万平方米、运动场约19.7万平方米、新建食堂67个。同时,大力实施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共投入约1.6亿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先后为98所义务教育学校开通了宽带,增配了“班班通”教学设备1900套,教学点全部安装了数字资源接收设备并投入使用,17所学校建起了录播室,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100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37间,购置电脑8021台,推动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投入8580.8万元,为学校配备实验设备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学校功能室装备齐全。

      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

      该县加强校长、教师交流力度,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近三年来,共交流校长和教师1635名,全县36所优质学校和62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同步提升。

      新补充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学校。2015-2017年,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聘、签约免费师范生等方式,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952人(特岗105人),其中音、体、美教师194人,绝大部分都安排在农村学校任教,且在服务期限内(5年)不得外调和参与其他单位的招聘考试,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岗位结构。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三年来,实施“万名人才培训”计划,培训教师24886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培养省级骨干教师27名、市级骨干教师373名、县级教学名师213名、教育家型校长6名、教育家型教师11名。同时,以“联合教研组”为载体,搭建了农村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平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提高教师待遇,切实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对农村学校教职工按照地域差异给予补贴,激励教师向县城偏远地区流转;建立了农村教师补助机制,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贴。设立“红烛奖”,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及校(园)长进行表扬,三年来共表扬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研员及优秀校(园)长182人,投入奖励经费28.5万元;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奖励;三年来为偏远学校教师修建周转房1351套;设立教师互助互济基金,三年来共资助教师714人,资助经费157.63万元。同时,安排教师每两年体检一次,确保教师身体健康。

      强化内涵修养彰显办学特色

      11月24日,岳池师范附小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聚集在六楼的曲艺教室里,围着老师站成一圈,手里拿着特制的快板,和着音乐的节奏,模仿着老师的神态、动作。

      “我们将曲艺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该校校长李小华告诉记者,岳池县曲艺文化底蕴深厚,该校结合学生兴趣教育,大力推进曲艺文化教学,已在全校形成浓厚的曲艺学习氛围。

      据李小华介绍,为了推进曲艺文化教学,该校成立了曲艺课题组和校本教材编写组,开展《少儿曲艺兴趣小组的创建和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曲艺教育与学科教育高效整合的策略研究》等专项课题研究,编写曲艺校本教材两册,对每个年级的学生,有一个基本技能要求,并在期末对学生的曲艺技能进行考核。同时,该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曲艺专家到校指导,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艺术水平。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举措,该校的曲艺文化特色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编排的车灯《岳池米粉》和竹琴《石榴花开》分别获国家、省级曲艺大赛一等奖;在岳池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农家文化艺术节附小专场演出中,连厢《太阳出来喜洋洋》得到了全国曲协主席刘兰芳的青睐,她兴趣盎然地登台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参演人员。

      而这只是岳池特色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围绕“构建文化、拓展内涵、提升品位、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明确了考核办法,引导全县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逐步形成县域内学校“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同时,该县教育督导办根据学校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不定期地开展特色办学专项督导和过程性评估,指导和督促学校落实特色办学理念,逐步凸显办学特色。截至目前,全县成功创建9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四川省少儿曲艺学校、3所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13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4所市级艺术特色学校和4所市级特色学校。东街小学的“国球”文化、岳师附小的“曲艺”特色、南街小学的礼文化、东湖小学的“诚信”教育、苟角小学的翰墨文化、坪滩小学的足球文化、高桥小学的“竹”文化等已初见成效。(康友华 吴丹 岳池记者站 高仁洪 许伟琳

相关推荐

更多>>

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