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新起点上,甘肃省金昌市瞄准全域文明创建新目标,以“德育+德治”“新风+新貌”为核心,深入开展以道德涵育、乡村德治、新风弘扬、环境优化、文化提振、载体创新“六大工程”为主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道德涵育 育新型农民
金昌市通过在农村交通要道、文化广场等地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文化墙、宣传栏,以及编创地方小曲、快板等文艺作品的方式,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同时,注重家风家教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共征集优秀家风家训300多条,并利用乡风文明宣传栏进行集中展示。为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全市各村均建立了农村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敬老爱老、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德治 建善法良序
金昌市积极发挥德治作用,通过“评先进、立规矩、树导向”,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评——广泛开展各类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升级打造道德讲堂,定期按标准程序组织开展活动。立——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等具体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制定了村民褒扬惩戒制度,通过宣传栏、“小喇叭”等渠道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对反面典型则通过曝光通报等方式予以惩戒。树——在全市广泛实施“道德信贷”工程,部分村还打造了“道德银行”,树立好人得好报的鲜明导向。
新风弘扬 除陈规陋习
为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金昌各县、区结合实际,起草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25个乡村文明行动重点示范村率先修订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宴请操作标准。东寨镇双桥村坚持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和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朱王堡镇流泉村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了村规民约,便于村民理解、执行;金川区探索设立了“孝善基金”,建立了由“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财政补贴+帮扶单位资助+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文明股’奖惩”的孝善养老新模式。
环境优化 创宜居家园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突破口,金昌市坚持“治、管、评”并重,不断美化乡村环境:治——以治脏治差为重点,组织开展“随手捡、随手拍、随时清”活动,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主次干道“三堆”和陈年垃圾。管——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制度,为部分试点村配备了保洁员,并由县、区级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予以保障。评——金川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按照居室美、厨房美、厕所美、庭院美、绿化美、周边美的“六美”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排名。
文化提振 扬乡土精神
金昌市坚持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按照有文化活动室、有简易舞台、有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等“八个有”建设标准,健全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部分村还探索建立了村史馆、民俗馆,展示乡土文化。同时,组织文化专业人才对乡镇、村社的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等进行指导培训。大力开展“百姓文化大舞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
载体创新 增阵地活力
金昌市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并积极实施“建管用”一体化推进一墙(文化墙)、一栏(乡村文明展示栏)、一堂(道德讲堂)、一场(文化广场)、一台(乡村大舞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广泛开展宣传。成立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结合精准扶贫、精神扶贫工作要求,组织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城市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和市级联系单位,与重点示范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八个一”主题帮扶活动,着力推动城乡文明共建共育。(甘肃省金昌市文明办供稿)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站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新起点上,甘肃省金昌市瞄准全域文明创建新目标,以“德育+德治”“新风+新貌”为核心,深入开展以道德涵育、乡村德治、新风弘扬、环境优化、文化提振、载体创新“六大工程”为主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道德涵育 育新型农民
金昌市通过在农村交通要道、文化广场等地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文化墙、宣传栏,以及编创地方小曲、快板等文艺作品的方式,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同时,注重家风家教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共征集优秀家风家训300多条,并利用乡风文明宣传栏进行集中展示。为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全市各村均建立了农村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敬老爱老、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德治 建善法良序
金昌市积极发挥德治作用,通过“评先进、立规矩、树导向”,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评——广泛开展各类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升级打造道德讲堂,定期按标准程序组织开展活动。立——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等具体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制定了村民褒扬惩戒制度,通过宣传栏、“小喇叭”等渠道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对反面典型则通过曝光通报等方式予以惩戒。树——在全市广泛实施“道德信贷”工程,部分村还打造了“道德银行”,树立好人得好报的鲜明导向。
新风弘扬 除陈规陋习
为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金昌各县、区结合实际,起草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25个乡村文明行动重点示范村率先修订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宴请操作标准。东寨镇双桥村坚持红事新办“六提倡、六反对”和白事简办“八建议、八提倡”;朱王堡镇流泉村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了村规民约,便于村民理解、执行;金川区探索设立了“孝善基金”,建立了由“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财政补贴+帮扶单位资助+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文明股’奖惩”的孝善养老新模式。
环境优化 创宜居家园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突破口,金昌市坚持“治、管、评”并重,不断美化乡村环境:治——以治脏治差为重点,组织开展“随手捡、随手拍、随时清”活动,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主次干道“三堆”和陈年垃圾。管——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制度,为部分试点村配备了保洁员,并由县、区级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予以保障。评——金川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按照居室美、厨房美、厕所美、庭院美、绿化美、周边美的“六美”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排名。
文化提振 扬乡土精神
金昌市坚持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按照有文化活动室、有简易舞台、有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等“八个有”建设标准,健全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部分村还探索建立了村史馆、民俗馆,展示乡土文化。同时,组织文化专业人才对乡镇、村社的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等进行指导培训。大力开展“百姓文化大舞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
载体创新 增阵地活力
金昌市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并积极实施“建管用”一体化推进一墙(文化墙)、一栏(乡村文明展示栏)、一堂(道德讲堂)、一场(文化广场)、一台(乡村大舞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广泛开展宣传。成立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结合精准扶贫、精神扶贫工作要求,组织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城市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和市级联系单位,与重点示范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八个一”主题帮扶活动,着力推动城乡文明共建共育。(甘肃省金昌市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