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在有着“千年古县”“巴蜀才子之乡”之称的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正展示着各项技艺。
来自四川省各市(州)文明办主任,财政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齐聚此地,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经验等形式,充分了解自贡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成果,观看全省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节目展演,学习经验做法。
富顺县川剧协会秘书长廖礼成为孩子们讲川剧↑↑
“冷酒热肠需防醉,醒悟知时勿忘归……”6月25日下午,在富顺县东湖小学川剧社团教室里,富顺县川剧协会秘书长廖礼成正在教学生们唱川剧《柯山红日》选段,他的伙伴们则用扬琴、电子琴、板胡在一旁伴奏。
廖礼成已经72岁了,他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大家每周到东湖小学给孩子们至少上一节川剧课,授课内容包含声腔、行当、喊嗓等川剧表演基本功,孩子们学得欢乐,老人们也教得高兴。
我学习川剧近六十年了,现在作为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教川剧,看到他们那么喜欢,我很欣慰,川剧传承越来越有希望。
——廖礼成
走进沿滩区九洪小学,校园文化墙上,舞龙灯、竹竿舞等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活动被画在墙上。
参观者们观摩自贡市沿滩区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活动成果↑↑
沿滩区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正在制作草帽画↑↑
在学校美术室,孩子们正在制作草帽画、科幻画。再涂一点颜色,晾晒一番,徐海艳的草帽画就要做好了,她欣喜地看着自己的作品,露出满意的笑容。11岁的徐海艳是沿滩区九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她的记忆里,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生们在跳竹竿舞↑↑
不远处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跳竹竿舞。“快乐”和“节奏美”是九洪小学师生一致对竹竿舞的形容。
我觉得竹竿舞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并且竹竿舞在跳的时候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这也会强化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老师张秋林
在九洪小学,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竹竿舞、女子龙灯、草帽画等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的活动,给像徐海艳一样的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学生们开展“信任之旅”主题团辅活动↑↑
“我要倒下去了,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相信我。”在富顺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的凝心坊里,富顺二中的学生们正在做一堂名为“信任之旅”的主题团辅活动。
开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信任、互助在人际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将信任和友爱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富顺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教师陈珊
文艺汇演现场↑↑
6月25日晚上,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文艺汇演正在进行着,11个节目分人与自然、乡音乡情、关爱留守、少年励志四个篇章进行。表演者均是来自自贡、泸州、资阳、内江四个市州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
舞蹈《人鸟共家园》↑↑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一群小鸟在树林中嬉戏,突然遭遇了猎人的攻击,鸟儿们逐渐变少,一只受伤离群的小鸟孤独地飞着,偶然间被路过的小学生救起,帮助小鸟包扎完伤口,学生们送小鸟离开……舞蹈《人鸟共家园》让现场掌声不断,这是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舞蹈社团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学校演出。
舞台下,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玉强不时拍照记录。在他看来,此次活动结合了参观、汇演等形式,让他受益匪浅。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特点,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玉强
《夏布织香》↑↑
隆昌夏布制作手工技艺具有千年历史,在节目《夏布织香》中,隆昌市周兴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将制作夏布的织布机搬上了舞台,在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中,观众对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内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江建军认为,非遗文化和本土文化更灵动更具有内涵精神,它们更易被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所接受。非遗进校园,首先要进入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农村孩子在非遗文化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下一步,我们将和内江市非遗中心合作,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非遗项目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非遗传习基地的授牌和验收。
——江建军
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2011年起实施,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共建有4809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1720所,自建项目3089所,为众多乡村孩子提供了优质的课余教育服务,为他们放飞了五彩斑斓的梦。 (罗园 李林晅)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6月25日,在有着“千年古县”“巴蜀才子之乡”之称的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正展示着各项技艺。
来自四川省各市(州)文明办主任,财政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齐聚此地,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经验等形式,充分了解自贡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成果,观看全省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节目展演,学习经验做法。
富顺县川剧协会秘书长廖礼成为孩子们讲川剧↑↑
“冷酒热肠需防醉,醒悟知时勿忘归……”6月25日下午,在富顺县东湖小学川剧社团教室里,富顺县川剧协会秘书长廖礼成正在教学生们唱川剧《柯山红日》选段,他的伙伴们则用扬琴、电子琴、板胡在一旁伴奏。
廖礼成已经72岁了,他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大家每周到东湖小学给孩子们至少上一节川剧课,授课内容包含声腔、行当、喊嗓等川剧表演基本功,孩子们学得欢乐,老人们也教得高兴。
我学习川剧近六十年了,现在作为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教川剧,看到他们那么喜欢,我很欣慰,川剧传承越来越有希望。
——廖礼成
走进沿滩区九洪小学,校园文化墙上,舞龙灯、竹竿舞等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活动被画在墙上。
参观者们观摩自贡市沿滩区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活动成果↑↑
沿滩区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正在制作草帽画↑↑
在学校美术室,孩子们正在制作草帽画、科幻画。再涂一点颜色,晾晒一番,徐海艳的草帽画就要做好了,她欣喜地看着自己的作品,露出满意的笑容。11岁的徐海艳是沿滩区九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她的记忆里,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生们在跳竹竿舞↑↑
不远处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跳竹竿舞。“快乐”和“节奏美”是九洪小学师生一致对竹竿舞的形容。
我觉得竹竿舞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并且竹竿舞在跳的时候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这也会强化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九洪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老师张秋林
在九洪小学,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竹竿舞、女子龙灯、草帽画等乡村学校少年宫丰富的活动,给像徐海艳一样的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学生们开展“信任之旅”主题团辅活动↑↑
“我要倒下去了,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相信我。”在富顺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的凝心坊里,富顺二中的学生们正在做一堂名为“信任之旅”的主题团辅活动。
开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信任、互助在人际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将信任和友爱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富顺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教师陈珊
文艺汇演现场↑↑
6月25日晚上,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文艺汇演正在进行着,11个节目分人与自然、乡音乡情、关爱留守、少年励志四个篇章进行。表演者均是来自自贡、泸州、资阳、内江四个市州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
舞蹈《人鸟共家园》↑↑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一群小鸟在树林中嬉戏,突然遭遇了猎人的攻击,鸟儿们逐渐变少,一只受伤离群的小鸟孤独地飞着,偶然间被路过的小学生救起,帮助小鸟包扎完伤口,学生们送小鸟离开……舞蹈《人鸟共家园》让现场掌声不断,这是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舞蹈社团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学校演出。
舞台下,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玉强不时拍照记录。在他看来,此次活动结合了参观、汇演等形式,让他受益匪浅。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特点,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玉强
《夏布织香》↑↑
隆昌夏布制作手工技艺具有千年历史,在节目《夏布织香》中,隆昌市周兴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将制作夏布的织布机搬上了舞台,在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中,观众对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内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江建军认为,非遗文化和本土文化更灵动更具有内涵精神,它们更易被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所接受。非遗进校园,首先要进入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农村孩子在非遗文化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下一步,我们将和内江市非遗中心合作,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非遗项目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非遗传习基地的授牌和验收。
——江建军
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2011年起实施,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共建有4809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1720所,自建项目3089所,为众多乡村孩子提供了优质的课余教育服务,为他们放飞了五彩斑斓的梦。 (罗园 李林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