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教育 主题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我们的节日 联盟联播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广安要闻 道德模范 广安义工 区市县动态 站内公告 小平故里·人文广安 文明论坛 原创评论 文明风采 他山之石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志愿组织

广安文明网 > TA最美 > Ta最美 >> 文章内容

    最美大姐张茹文:14年代管多位船员工资 7年苦寻只为一名船员的托付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邓娟      日期:2021年08月25日

      在山东威海石岛大鱼岛社区,居民张茹文的家门口挂着一块“诚信示范户”的铭牌,街坊邻里每每经过此处,都会不约而同地向其投去敬重的目光。 

      这块小小的、红底银字的铭牌,因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更具价值的分量。 

      多年前,为了一份信任,张茹文义务帮助多名船员保管工资;七年来,为了一句承诺,张茹文苦苦寻找6000元工资的主人。几经曲折终于物归原主,她的诚信之举令无数人感动。 

      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和褒奖,张茹文说: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是自己的东西怎么能据为己有呢?

      张茹文为船员保管工资存折。图片由中国文明网·威海站提供

      为船员当“工资保管员”  船员视她为亲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省市,有着不同的口音……有四五个船员发工资的钱都寄存在我这里,怕在船上丢失,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每次都给他们保存好,从来没有差错,直到年底回家一次性带走。——摘自张茹文日志《寻找远方的兄弟》 

      位于石岛湾南端的大鱼岛村背山面海,因渔而兴。张茹文经营的劳保用品店,最初就在靠近码头的大路边上。 

      因为社区建设,2013年,劳保店从原来的码头附近搬到了社区的中心地段。张茹文说,最近几年因为她要照顾家里的老小,店面交给了老伴打理。 

      记者在这里看到,一间小小的店铺,三面都摆满了货物。中间一条狭小的通道,摆着几把椅子,不断有街坊邻居或者船员过来坐坐。 

      在劳保店柜台的抽屉里,依然留存着三本存折,户头上分别写着张孝国、张月臣、肖文杰。这就是当年,张茹文为这三名船员代管工资时办理的。 

      看到这三本泛黄的存折和户头上熟悉的名字,张茹文的思绪飘回了十几年前,那些为船员们保管工资的日子。 

      张茹文为船员保存的储蓄簿。图片由中国文明网·威海站提供

      2000年左右,来大鱼岛做船员的外乡人越来越多。每当渔船归港,在海上漂泊数日的外地船员们就会来到张茹文的小店,给家里打个电话,买点烟酒吃食。 

      因为张茹文为人和善、开朗厚道,一来二去相互间越来越熟、越来越亲。即便不买东西,这些船员们也喜欢往小店凑,坐在一起抽抽烟,聊聊天,也就忘了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烦闷与惆怅。 

      张茹文深知船员们在海上击风搏浪的辛苦和背井离乡的落寞,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多给他们一点关怀和照顾。看谁的衣服破了,就立马穿针引线给缝一缝;看有人嘴馋了,二话不说把从家里带的包子、面条分给他们吃,自己却常常饿肚子;看哪个有烦心事,就掏心掏肺地开导开导……久而久之,她和船员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如同亲人一般。 

      船员们经常出海,发了工资放在身上不安全,有几个外地船员就把钱寄存到张茹文那里。“我一人一个信封把钱装好,他们下了船需要买东西,就过来取。”张茹文说。 

      刚开始,张茹文的老伴不愿让她给船员经管钱:“这钱不是别的,你再给弄丢了、弄岔了,人家好埋怨你了。” 

      “只要咱的丢不了,他们的就丢不了。”张茹文是个十足敬业的“保管员”,把每个人的钱和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这些船员当中,有一位姓高的,最为憨厚老实、寡言少语。每次到张茹文的店里,总会拿一条最小的凳子,坐在门边或角落里,半天讲不上一句话。 

      有一天,他支支吾吾地和张茹文搭话:“大姨,我也想把工资放你这里好吗?” 

      “你放心吗?” 

      “放心。” 

      在张茹文帮助保管工资的船员中又多了一个人。

      “小高”工资7年没来领取 热心大姐寻人寝食难安

      我的船员兄弟,你到底在哪里,你一切都还好吧,你是否还记得你曾洒过汗水的这片大海,还有你那份辛苦钱。——摘自张茹文日志《寻找远方的兄弟》 

      2003年,渔业公司开展远洋捕捞,一去就是两年,不过工资也是平时的好几倍,船员们纷纷报名。 

      临出发前,这几位船员又来到了店里,兜了半天圈子后,难为情地向张茹文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请她跟公司财务对接,每月替他们代领工资。 

      看到他们信赖的眼神,张茹文心肠一软,再次接受了这项繁琐的工作,并让他们写下了各自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唯独小高没写,他说不想寄回家,都放在大姨这里。 

      随后的两年间,张茹文每月都不辞劳烦地去公司代领工资,并分别给他们办了存折,谁家需要钱了,家属就直接打电话给她,她一一给汇过去。那时公司不太景气,有时拖欠工资,有时按比例发一部分现金,余下开张内部支票。

     

      张茹文找到了“小高”。图片由中国文明网·威海站提供 

      两年过去了,他们都平安归来,第一时间来到张茹文的小店,和家人通了电话,报了平安,对她表示了谢意。由于渔业不景气,这些船员们纷纷辞职另谋出路,把张茹文存在银行的钱取走了,支票仍然留在那里。 

      每当公司兑现支票,张茹文便打电话通知他们来取,小高家没有电话,不过他也先后两次过来拿走了1.5万元。但自2007年左右,他就再也没有来过,而且从此音信全无。张茹文只好将他的最后一笔工资放在公司的账户里。 

      2013年夏天,渔业公司把小高的工资加上利息一共6006元钱取了出来,交给张茹文代管。由于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张茹文只好以自己的名义给存到了银行里,还特意在这笔钱的存单后写了个“高”,告诉家人这是小高的钱,不能给挪用了。 

      这些年,张茹文曾四处打探小高的下落,渔业公司、船老大、居委会、驻村片警……能问的她都问遍了,却毫无所获。 

      “小高在哪里?这笔钱怎么给他?”这桩心事,让张茹文日思夜想、寝食难安。 

      “她经常半夜睡不着,就跟我絮叨这个事。”老伴肖义滕说,“我们全家人都跟着着急,盼着小高早点出现。”

      故事网上传播感动无数网友  拒收感谢费“今后成亲戚”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日找不到小高,我心头的这块石头就一日落不了地,就会长久地压抑着我,这似乎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摘自张茹文日志《寻找远方的兄弟》 

      2011年,只上了6年学的张茹文,在大鱼岛社区远教培训基地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上网。对写作颇感兴趣的她,便经常写写岁月往事、人生感悟之类文章发到QQ空间里,由于颇具文采,得到了许多好评。 

      在老师、网友的鼓励下,她决定将帮船员们代领工资的往事写出来,通过网络的力量来寻找小高。 

      2014年1月6日夜半,再次失眠的张茹文披衣坐到电脑前,把她和小高的故事写成了一篇2000多字的日志,取名《寻找远方的兄弟》,发布在自己的QQ空间里。 

      网友们看到这篇文章后都深受感动,一位叫张洪军的出租车司机将其转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并得到了网友的积极转发,同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持续报道。 

      几经波折,新泰市楼德镇甘露村村民高法文也就是张茹文苦苦寻找的“小高”,终于通过报纸看到了这则消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还有这么大一笔工资未领;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好阿姨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自己。

      张茹文将每月的工资单展示给高发文看。图片由中国文明网·威海站提供

      1月25日傍晚,高法文出现在大鱼岛社区张茹文家的劳保店里。 

      正在家准备晚饭的张茹文接到儿子的电话后,把灶上的火一关便和老伴急匆匆地跑到店里。一看,可不就是那个老实木讷的小高吗? 

      她上前一把抓住高法文的手,半是关切、半是责怪地问:“你这个家伙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你干什么去了?” 

      7年多没见,小高变白了,老成了,但还像原先一样不善言辞。两个人眼眶里都噙着热泪,双手激动地微微颤抖。 

      原来这几年,高法文辗转在河南、内蒙古、山西的煤矿上打工,他以为在这边的工资没剩下多少,又不小心把张茹文的电话号码弄丢了,就一直没联系她。 

      1月26日,银行刚一开门,张茹文便和高法文一起拿着存单,将6000多块钱连本带利悉数取出。 

      “快数数对不对!”张茹文开心地说道,“你这边核对好了,我心里终于能踏实了。”接过厚厚的一沓钞票,高法文眼圈又红了,激动得说不出话。 

      一张张数完,他趁别人不注意,拿出1000块钱往张茹文手里塞,恳切地说:“阿姨这点钱你留着。” 

      张茹文笑了:“我要是想要你的钱,还费尽心思找你干嘛。你快点收好吧,要不回头还得去银行汇给你。” 

      这天中午,张茹文邀请高法文在家吃了饭,第二天又亲自带着年货到车站为他送行:“今后我们就是亲戚了,记得经常打个电话来。”

      从不拖欠别人更见不得别人苦 多做好事别人舒服自己幸福

      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以宽厚仁爱之心对待别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幸福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摘自张茹文日志《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张茹文的诚信之举被省内媒体广泛报道后,昔日与她熟识的船员们看到新闻后,纷纷打来电话问候。 

      身在临沂的张孝国打电话时,他的父亲也特意跟张茹文通了话:“以前总听孩子说他阿姨有多好,您的好俺都记着呢!” 

      张孝国依然记得,那时他们就要去参加远洋捕捞,临行前聚在小店里,一个个心情都非常沉重:“明天就出海了,人家本地船员都有亲人到码头上送行,我们也没个亲人送送。” 

      “我去送!”张茹文干脆地回答。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来到了码头,把这几个外地船员叫到身边,反反复复地叮嘱,不管是送行的还是被送的,每个人的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 

      张孝国抹了一把泪,跳到船上,一会儿又猛地返回来,把200元钱塞到张茹文手里,“阿姨,你家弟弟就快要结婚了,到时候我回不来,这点钱是随礼,你先拿着。” 

      张茹文坚决不要,最后张孝国还是托人给送到了她家里。 

      然而,等两年后他返程回来,张茹文给他媳妇和孩子各买了一套衣服,价值远远超过了200元。 

      “我不能欠着人家的,更见不得别人受苦。”张茹文说。

      晚上,张茹文邀请高发文到家里吃饭。图片由中国文明网·威海站提供

      船员高晓明是荣成市滕家镇人,母亲去世得早,张茹文对他格外疼爱。 

      2003年,高晓明第一次出国作业时,在船上摔坏了腿。回来后,他在医院里住了两个多月,医生说需要补充营养,张茹文便每天给他煮俩鸡蛋,一直到出院。 

      也是这一年,知道他出国回来攒了钱,张茹文就劝他早点在大鱼岛社区买套楼房,好成家立业。在她的参谋下,高晓明买了套两居室,2005年结了婚,现在孩子已经七八岁了。 

      “张阿姨就像我的亲妈一样。”高晓明感激地说,“多亏了她帮衬,我才能在大鱼岛扎根。” 

      走在大鱼岛社区,记者随机采访乡邻,人人都说,这些事发生在张茹文身上,大家一点都不感到吃惊,因为她一直是热心肠,一直在做好事。 

      张茹文说,人生在世,多做点好事,心里坦坦荡荡,别人舒服,自己也幸福。

相关推荐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更多>>

主题活动

留言文章地址:#
留言查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