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喜获乡村振兴“三连冠”的秘诀
[ 责任编辑: 杨敏 丨 日期: 2024-03-26 ] 来源:广安日报

近日,记者从华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华蓥市被评定为2023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回头看”考核优秀等次,这标志着华蓥市连续3年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市、先进市和“回头看”考核优秀等次。

作为面积只有4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只有35万人的华蓥,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秘诀在哪里呢?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华蓥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全面摸排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动态新增监测对象,落实特困救助、临时帮扶等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返贫底线。

2023年,该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农村工作会、常委会、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达30余次,集中研究解决乡村振兴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切实把工作重心、资源力量向乡村振兴工作汇聚。全年安排乡村振兴领域财政资金超过2亿元,并争取乡村振兴资金2.42亿元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

该市还制定推进华蓥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将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纳入全市四大战略“448”重大工作和150个节点项目每月调度,每个乡镇明确“2名县级领导+7个县级部门”定点联系督导,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单设10分逗硬考核,并通过“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倒逼乡村振兴战略终端落实。

出台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就业创业培训奖补、务工交通补贴等配套政策,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行“公司+养殖大户+农户”模式,232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带动1000余户组团加入。2023年,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广安市收入增速。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华蓥市把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关系乡村振兴实效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发掘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该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非粮化”、防止“非农化”。2023年,该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超过27万亩,粮食产量超过10万吨,全年完成蔬菜产量14.5万吨,农产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分层分级建立“镇、村、户、田”四本“田长台账”,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精准落实到区域、田块,铁腕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持续整治农户承包耕地撂荒,实施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15万余亩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同时,该市攻坚培育粮油产业、蜜梨产业、木本油料、生态畜禽、山地果蔬、花卉苗木等现代化农业集群,大力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建成蜜梨、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万亩,农作物综合化机械化水平超过41%,建成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2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华蓥市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在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该市科学划分为3个乡镇级片区、2个中心镇和23个村级片区、23个中心村(社区),形成“蓥中片区主干牵引、南北片区强支带动、村级片区多点支撑”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该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累计完成1.3万余户,卫生厕所比例达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72%,每月评选红榜家庭300余户,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该市加快补齐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短板,建成农村公路及森林防火通道40公里,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全部达到“六有”标准。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0.6万亩,常态化开展农村撂荒地清零行动,深入实施全域公交、全域供水、全域优质供电、全域通网“四大工程”;每季度采取“县评乡、乡评村、村评户”模式逐级开展评比活动,评出乡风文明“先进户”5800户,凉水井村、白鹤咀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庆华镇入选2023年度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镇。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能

深化农村改革是一个长期任务,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来,华蓥市坚持守住底线红线,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

该市创新实施全省首个“行走的医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化软件系统,搭建远程诊疗平台,以“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实现华蓥市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互联互通,将优质医疗资源“背”进千家万户,其经验做法被中央农办简报刊发。

该市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削薄扶强”计划,明确年度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分类扶持村集体经济,采用“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通过返租倒包、入股分红、土地租赁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加约5%,7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经营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凉水井村、大佛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伍家坳村等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同时,该市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开展农村改革工作,成功申报全省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试点,拓展集体资产权能,探索发挥金融在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中的积极作用;全面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经营率实现较快增长,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540家,农民合作社和重点龙头企业超过300家。(蒋琴 周松林)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0826-2335230 联系邮箱:gaswmw@163.com
华蓥市:喜获乡村振兴“三连冠”的秘诀
[ 责任编辑:杨敏 丨 日期: 2024-03-26 ]
来源:广安日报

近日,记者从华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华蓥市被评定为2023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回头看”考核优秀等次,这标志着华蓥市连续3年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市、先进市和“回头看”考核优秀等次。

作为面积只有4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只有35万人的华蓥,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秘诀在哪里呢?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华蓥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全面摸排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动态新增监测对象,落实特困救助、临时帮扶等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返贫底线。

2023年,该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农村工作会、常委会、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达30余次,集中研究解决乡村振兴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切实把工作重心、资源力量向乡村振兴工作汇聚。全年安排乡村振兴领域财政资金超过2亿元,并争取乡村振兴资金2.42亿元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

该市还制定推进华蓥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将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纳入全市四大战略“448”重大工作和150个节点项目每月调度,每个乡镇明确“2名县级领导+7个县级部门”定点联系督导,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单设10分逗硬考核,并通过“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倒逼乡村振兴战略终端落实。

出台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就业创业培训奖补、务工交通补贴等配套政策,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行“公司+养殖大户+农户”模式,232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带动1000余户组团加入。2023年,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广安市收入增速。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华蓥市把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关系乡村振兴实效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发掘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该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非粮化”、防止“非农化”。2023年,该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超过27万亩,粮食产量超过10万吨,全年完成蔬菜产量14.5万吨,农产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分层分级建立“镇、村、户、田”四本“田长台账”,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精准落实到区域、田块,铁腕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持续整治农户承包耕地撂荒,实施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15万余亩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同时,该市攻坚培育粮油产业、蜜梨产业、木本油料、生态畜禽、山地果蔬、花卉苗木等现代化农业集群,大力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建成蜜梨、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万亩,农作物综合化机械化水平超过41%,建成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2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华蓥市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在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该市科学划分为3个乡镇级片区、2个中心镇和23个村级片区、23个中心村(社区),形成“蓥中片区主干牵引、南北片区强支带动、村级片区多点支撑”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该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累计完成1.3万余户,卫生厕所比例达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72%,每月评选红榜家庭300余户,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该市加快补齐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短板,建成农村公路及森林防火通道40公里,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全部达到“六有”标准。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0.6万亩,常态化开展农村撂荒地清零行动,深入实施全域公交、全域供水、全域优质供电、全域通网“四大工程”;每季度采取“县评乡、乡评村、村评户”模式逐级开展评比活动,评出乡风文明“先进户”5800户,凉水井村、白鹤咀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庆华镇入选2023年度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镇。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能

深化农村改革是一个长期任务,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来,华蓥市坚持守住底线红线,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

该市创新实施全省首个“行走的医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化软件系统,搭建远程诊疗平台,以“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实现华蓥市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互联互通,将优质医疗资源“背”进千家万户,其经验做法被中央农办简报刊发。

该市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削薄扶强”计划,明确年度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分类扶持村集体经济,采用“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通过返租倒包、入股分红、土地租赁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加约5%,7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经营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凉水井村、大佛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伍家坳村等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同时,该市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开展农村改革工作,成功申报全省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试点,拓展集体资产权能,探索发挥金融在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中的积极作用;全面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经营率实现较快增长,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540家,农民合作社和重点龙头企业超过300家。(蒋琴 周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