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教育 主题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我们的节日 联盟联播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广安要闻 道德模范 广安义工 区市县动态 站内公告 小平故里·人文广安 文明论坛 原创评论 文明风采 他山之石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加入志愿组织

广安文明网 > 区市县动态 >> 文章内容

    贫困村的振兴之路

    来源:       责任编辑: 申蕊       日期: 2018-11-29

      11月28日,清晨的薄雾中,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新村聚居点,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小桥流水,道路两旁红色的三角梅开得正艳。文化广场上,音乐响起,村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广场舞。眼前此景,远远望去,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田园画卷。

      四年前,会龙村是贫困村的代表。而今,会龙村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会龙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产业,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当年建档当年脱贫。摘掉贫困帽之后,会龙村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该村围绕实现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战役告捷之后,再次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强基础 修路建房治污染贫困村大变样

      两河相交即会龙。会龙村,因为两条小河交汇而得名,水美、地肥、人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世代务农,并因这片土地富饶多产而感到自豪。

      时过境迁,当单纯的务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时候,这片以农业为傲的土地,弱势就凸显了出来。人口大量外出,土地连片撂荒。贫穷,犹如一顶遮眼帽,悄悄地盖在了会龙村头上。

      2014年,国家启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会龙村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334户1118人,贫困群众44户16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9%。会龙村党支部书记贺世芬将该村致贫原因总结为三点:基础设施落后、无支柱产业、老百姓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无路。没有便捷出入的公路,没有致富、挣钱的门路。“2014年之前,村里只有一条入村碎石路,摩托车都开不进来。”贺世芬说,当时,村里的生猪都卖不出去,屠夫根本不愿步行进来买。有一次,一位村民赶着猪到镇上去卖,不料在途中,猪却掉进河里淹死了,那位村民哭得伤心欲绝。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之初,村里开了一场大会,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看看大家对这个村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盼。会上,村民总结出几个愿望:修好通村通组道路、建新农村、发展产业、新建健身场所……

      在当时看来,这几个愿望确实很难实现,毕竟,外面流传着一句话:有女莫嫁会龙村。这里面太穷了,房子太烂了。“白天关太阳,晚上关月亮。”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村里大量穿斗房、土坯房破旧的样子。

      当大家都在为这个村未来和发展担忧的时候,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村民都未曾想过,一场脱贫攻坚战,会让这个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甚至让人感到意外和惊讶。

      修路。3.5公里通村柏油路、5.5公里通组路、4公里入户便民路,家家户户几乎都能将轿车开到院坝里。完成这几项“浩大工程”,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建房。贫困户、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共计24户人搬进了如画般的新村;全村所有农户均享受“五改三建”,房前屋后、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治污。流经村里的廖家河重新焕发生机,从一条人们掩鼻而过的“臭水沟”变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河,河水清澈见底,岸边杨柳依依。

      会龙村变了,真的变了。道路变了,住房变了,环境变了。2014年底,会龙村整村退出贫困序列。摘帽之后,变化仍在继续……

      搞产业 农旅结合迎游客村民兜里鼓起来

      脱贫之后,帮助群众持续增收是关键。镇村两级明白,巩固脱贫成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群众兜里越来越鼓,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如何持续增收,持续增收的途径在哪里?”代市镇党委副书记袁斌说,没有产业支撑和带动,持续增收就是一句空话。

      袁斌分析,村里留守人口大多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农户分散地发展产业,显然不现实。只有引进业主,统一规划连片发展,让村民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才能把产业搞起来。

      2015年,会龙村先后引进两个业主,将全村1200亩土地全部流转,800亩栽种桃树、400亩栽种柠檬。

      土地流转之初,有的村民对这种方式表示了质疑。“我们祖祖辈辈都靠种庄稼生活,现在把土地转出去种果树,万一果树没发展起来,我们以后又咋种田?”有的村民担心,产业如果发展不起来,而土地又被统一调型整理,种庄稼会受影响。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到外地考察。看到其他地方成功的经验,村民很快打消了疑虑,表示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土地流转后,村民每亩地每年可得到流转租金700元左右,让原本撂荒多年的土地重新发挥出价值。“我们这里是撂荒地变‘聚宝盆’嘛,坐到屋里就可以收钱当老板。”村民王顺继说,对于村里的老弱病残来说,流转土地确实是一件好事,不仅土地没有荒废,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村民除了收租金当老板,还可以在产业基地里面务工当工人。以王顺继为例,他今年82岁,在产业基地里承担修枝、锄草、施肥等工作,每天收入50元左右,一年下来,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收入超过2万元。

      产业促增收,旅游添活力。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以后,会龙村将目光聚焦乡村旅游。

      以新村为依托,以桃林、柠檬园为载体,以优美环境增加吸引力,会龙村的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在村里造出了一个乡村旅游景区,今年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60岁的文贵英,把自家住房打造成民俗客栈,在村里举办桃花节、赛车节、采摘节、相亲大会等节会时,每间房平均每天收入超过100元,加上向游客销售土鸡蛋、腊肉、醪糟的收入,依托村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业,文贵英去年赚了3万多元。

      村民搭上产业“快车”,吃上“旅游饭”,收入翻了几番,从2014年的人均收入4470元到2017年底的人均收入12500元,村民的兜里越来越鼓了。产业和乡村旅游,使会龙村村民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育新风 新村新貌新风尚乡村振兴奔小康

      会龙村新村聚居点的文化广场上,一处文化展示栏里,展示着该村2组村民辛本伦创作的一首七律《会龙新貌》:喜看会龙好风光,遍地桃园花正香。四方宾朋点赞美,百姓内心喜洋洋。枝头挂满丰收果,干部群众勤奋忙。支委村委绘蓝图,永远不忘共产党。

      辛本伦写这首诗的初衷很简单,因为感叹村里这几年的巨变,有感而发。辛本伦说,变化不仅仅是村风村貌,还有村民们的精神面貌。那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后,大家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友善、开放、包容。

      袁斌介绍,在精准扶贫初期,很多贫困户非贫困户都有意见和怨言。有的贫困户懒惰成性、相互攀比,认为“蹭国家的”是应该的;有的非贫困户认为,贫困户享受的政策太多了,心里不平衡。

      驻村工作队认识到,扶贫还需要扶智和扶志。“要让会龙村彻底脱贫,还得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转变观念。”会龙村驻村第一书记熊江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挖掘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让“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同时消除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攀比和隔阂。

      “通过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让群众知恩感恩,树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品格。”熊江说,村支“两委”用好“新时代讲习所”和大小会议宣传政策、法律,促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相结合,实现全村有效治理。

      曾经的贫困户蔡世全,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每年靠做扫帚,可赚1万余元。“人要有骨气,也要有傲气。”蔡世全说,在被识别为贫困户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当年摘帽,党和政府帮扶是好事,但不能全靠帮扶,致富还得靠自己。

      这几年,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图书室,村民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前些年,农闲时,村民就聚在一起打牌,而今大家的休闲娱乐是跳舞、唱歌、读书。”贺世芬说,这些年,村风、民风、家风的变化和影响,在村里随处可见。

      立足新时代,着眼乡村振兴,会龙村的变化仍在继续。建乡村酒店和民俗客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这些事项都在近期计划实施之列,会龙村永远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信息来源:广安日报)

相关推荐

更多>>

主题活动

9615b99d27328c1d9a865d4fd20a1f8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