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安区“三农”工作这样抓
[ 责任编辑: 刘芯 丨 日期: 2023-04-11 ] 来源:天下广安

4月7日,广安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区“三农”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狠抓全年重点任务,推动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首要位置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切实抓好小春田管和大春、晚秋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8.6万亩、产量31.6万吨以上。

实施新一轮粮食产量提能行动。推广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确保政府粮食储备3万吨以上。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良田粮用”原则,严格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动态监测整治撂荒地。

加快建设“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新建(提质)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加快黄桷水库、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完善支斗毛渠等配套渠系。

(二)全面提升主城区都市农业发展能级

聚力打造重庆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与重庆主城区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打造重庆都市圈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示范区。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

加快建设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在协兴、浓溪相关区域规划建设7000亩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打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在浓溪镇、协兴镇等6个乡镇,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发展“2+5”现代农业。加快花桥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强仓储、保鲜、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新建初加工基地10个。做大做强“龙安柚”品牌,积极培育广安粮油区域公用品牌。

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3.8万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广安区粮油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升省四星级,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实体化运行专家大院,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在75%以上。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做实动态精准监测帮扶。

有效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培育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35个。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示范样板。用好商务部定点帮扶资源,深入推进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百城万村”家政帮扶试点等重点工作。

(五)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场镇提质改造。加快花桥镇省级百强中心镇项目建设,推动石笋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高标准打造大龙、大安、悦来、彭家、浓溪5个特色场镇,持续推进一般乡镇和撤并场镇“六个一”改造。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完成不低于1000户散居农房、1200户户厕改造建设。推进农村无功能公共设施、乱搭乱建建(构)筑物清理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健全“四治融合·五社联动”基层治理体系。

(六)以点带面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启动龙台镇全域乡村振兴和大龙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完成龙安乡全域乡村振兴、花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6月底前完成2022年启动的5个示范村建设,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启动的15个示范村建设,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

高质量完成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锚定目标、倒排工期、加压冲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机制探索等任务,确保高质量通过考核验收。

加快推进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完成龙台镇四缸村、悦来镇金龙村、彭家乡古佛村3个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坚决扛牢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不断提升抓“三农”工作本领。

(二)做优做实乡村振兴要素支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配置规则,将5%年度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到位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完成社会投资16亿元以上。安排财政切块资金2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以上。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满足农业企业、农户融资需求。

(三)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推进措施。区委每年听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述职,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召开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6次以上。组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粮油园区创建3个工作专班,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5个原有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工作。

(四)逗硬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三农”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通报,逗硬考核奖惩。从“三农”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在建设农业强区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0826-2335230 联系邮箱:gaswmw@163.com
2023年广安区“三农”工作这样抓
[ 责任编辑:刘芯 丨 日期: 2023-04-11 ]
来源:天下广安

4月7日,广安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区“三农”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狠抓全年重点任务,推动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首要位置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切实抓好小春田管和大春、晚秋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8.6万亩、产量31.6万吨以上。

实施新一轮粮食产量提能行动。推广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确保政府粮食储备3万吨以上。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良田粮用”原则,严格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动态监测整治撂荒地。

加快建设“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新建(提质)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加快黄桷水库、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完善支斗毛渠等配套渠系。

(二)全面提升主城区都市农业发展能级

聚力打造重庆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与重庆主城区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打造重庆都市圈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示范区。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

加快建设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在协兴、浓溪相关区域规划建设7000亩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打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在浓溪镇、协兴镇等6个乡镇,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发展“2+5”现代农业。加快花桥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强仓储、保鲜、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新建初加工基地10个。做大做强“龙安柚”品牌,积极培育广安粮油区域公用品牌。

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3.8万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广安区粮油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升省四星级,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实体化运行专家大院,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在75%以上。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做实动态精准监测帮扶。

有效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培育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35个。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示范样板。用好商务部定点帮扶资源,深入推进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百城万村”家政帮扶试点等重点工作。

(五)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场镇提质改造。加快花桥镇省级百强中心镇项目建设,推动石笋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高标准打造大龙、大安、悦来、彭家、浓溪5个特色场镇,持续推进一般乡镇和撤并场镇“六个一”改造。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完成不低于1000户散居农房、1200户户厕改造建设。推进农村无功能公共设施、乱搭乱建建(构)筑物清理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健全“四治融合·五社联动”基层治理体系。

(六)以点带面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启动龙台镇全域乡村振兴和大龙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完成龙安乡全域乡村振兴、花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6月底前完成2022年启动的5个示范村建设,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启动的15个示范村建设,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

高质量完成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锚定目标、倒排工期、加压冲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机制探索等任务,确保高质量通过考核验收。

加快推进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完成龙台镇四缸村、悦来镇金龙村、彭家乡古佛村3个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坚决扛牢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不断提升抓“三农”工作本领。

(二)做优做实乡村振兴要素支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配置规则,将5%年度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到位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完成社会投资16亿元以上。安排财政切块资金2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以上。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满足农业企业、农户融资需求。

(三)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推进措施。区委每年听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述职,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召开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6次以上。组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粮油园区创建3个工作专班,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5个原有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工作。

(四)逗硬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三农”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通报,逗硬考核奖惩。从“三农”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在建设农业强区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