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广安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区“三农”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狠抓全年重点任务,推动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首要位置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切实抓好小春田管和大春、晚秋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8.6万亩、产量31.6万吨以上。
实施新一轮粮食产量提能行动。推广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确保政府粮食储备3万吨以上。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良田粮用”原则,严格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动态监测整治撂荒地。
加快建设“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新建(提质)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加快黄桷水库、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完善支斗毛渠等配套渠系。
(二)全面提升主城区都市农业发展能级
聚力打造重庆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与重庆主城区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打造重庆都市圈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示范区。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
加快建设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在协兴、浓溪相关区域规划建设7000亩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打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在浓溪镇、协兴镇等6个乡镇,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发展“2+5”现代农业。加快花桥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强仓储、保鲜、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新建初加工基地10个。做大做强“龙安柚”品牌,积极培育广安粮油区域公用品牌。
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3.8万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广安区粮油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升省四星级,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实体化运行专家大院,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在75%以上。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做实动态精准监测帮扶。
有效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培育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35个。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示范样板。用好商务部定点帮扶资源,深入推进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百城万村”家政帮扶试点等重点工作。
(五)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场镇提质改造。加快花桥镇省级百强中心镇项目建设,推动石笋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高标准打造大龙、大安、悦来、彭家、浓溪5个特色场镇,持续推进一般乡镇和撤并场镇“六个一”改造。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完成不低于1000户散居农房、1200户户厕改造建设。推进农村无功能公共设施、乱搭乱建建(构)筑物清理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健全“四治融合·五社联动”基层治理体系。
(六)以点带面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启动龙台镇全域乡村振兴和大龙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完成龙安乡全域乡村振兴、花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6月底前完成2022年启动的5个示范村建设,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启动的15个示范村建设,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
高质量完成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锚定目标、倒排工期、加压冲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机制探索等任务,确保高质量通过考核验收。
加快推进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完成龙台镇四缸村、悦来镇金龙村、彭家乡古佛村3个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坚决扛牢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不断提升抓“三农”工作本领。
(二)做优做实乡村振兴要素支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配置规则,将5%年度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到位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完成社会投资16亿元以上。安排财政切块资金2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以上。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满足农业企业、农户融资需求。
(三)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推进措施。区委每年听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述职,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召开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6次以上。组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粮油园区创建3个工作专班,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5个原有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工作。
(四)逗硬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三农”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通报,逗硬考核奖惩。从“三农”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在建设农业强区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4月7日,广安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区“三农”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狠抓全年重点任务,推动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首要位置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切实抓好小春田管和大春、晚秋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8.6万亩、产量31.6万吨以上。
实施新一轮粮食产量提能行动。推广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确保政府粮食储备3万吨以上。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良田粮用”原则,严格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动态监测整治撂荒地。
加快建设“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新建(提质)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加快黄桷水库、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完善支斗毛渠等配套渠系。
(二)全面提升主城区都市农业发展能级
聚力打造重庆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与重庆主城区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打造重庆都市圈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示范区。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
加快建设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在协兴、浓溪相关区域规划建设7000亩小平故里原真性乡村园区,打造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在浓溪镇、协兴镇等6个乡镇,建设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发展“2+5”现代农业。加快花桥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强仓储、保鲜、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新建初加工基地10个。做大做强“龙安柚”品牌,积极培育广安粮油区域公用品牌。
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3.8万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广安区粮油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升省四星级,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实体化运行专家大院,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在75%以上。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做实动态精准监测帮扶。
有效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培育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35个。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示范样板。用好商务部定点帮扶资源,深入推进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百城万村”家政帮扶试点等重点工作。
(五)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场镇提质改造。加快花桥镇省级百强中心镇项目建设,推动石笋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高标准打造大龙、大安、悦来、彭家、浓溪5个特色场镇,持续推进一般乡镇和撤并场镇“六个一”改造。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完成不低于1000户散居农房、1200户户厕改造建设。推进农村无功能公共设施、乱搭乱建建(构)筑物清理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健全“四治融合·五社联动”基层治理体系。
(六)以点带面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启动龙台镇全域乡村振兴和大龙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全面完成龙安乡全域乡村振兴、花桥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6月底前完成2022年启动的5个示范村建设,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启动的15个示范村建设,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
高质量完成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锚定目标、倒排工期、加压冲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机制探索等任务,确保高质量通过考核验收。
加快推进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完成龙台镇四缸村、悦来镇金龙村、彭家乡古佛村3个有效衔接示范村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坚决扛牢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不断提升抓“三农”工作本领。
(二)做优做实乡村振兴要素支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配置规则,将5%年度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到位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完成社会投资16亿元以上。安排财政切块资金2亿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以上。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满足农业企业、农户融资需求。
(三)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推进措施。区委每年听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述职,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情况汇报。每年召开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6次以上。组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粮油园区创建3个工作专班,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5个原有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工作。
(四)逗硬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三农”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通报,逗硬考核奖惩。从“三农”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在建设农业强区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