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暇时间,在邻水县丰禾镇双庙子村创业的业主唐鑫,习惯了到村委会活动室转一转,和村干部聊一聊他的水果种植基地。
2015年10月底,唐鑫从家乡重庆市大足区来到丰禾镇,从此,双庙子村便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乡”,他种下希望的地方。
双庙子、林果、大梁子3个贫困村相邻,丰禾镇借力五华山风景区和泥汉坪风景区开发,助推3个贫困村连片发展产业脱贫。在友人的推荐下,唐鑫抓住机遇,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村里必须要有长效的富民产业。”唐鑫的想法与村支“两委”干部不谋而合。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能否实现长效富民的关键。尽管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唐鑫仍然有着清晰的发展理念:瞄准“绿色、有机”,发展本地稀缺的特色水果产业。
唐鑫首选的产业是无花果。无花果,在广安市场上较为少见,尤其鲜果更是少有。“鲜果价格能卖到每斤10元以上,干果价格则是鲜果的5倍之多。”他更看重的是无花果的绿色食品标签,“不长虫、不打农药,高达99%的食用率,还有药用价值……”唐鑫经过多番学习、鉴定,得知双庙子村正适合无花果树生长。
说干就干。唐鑫请来工人用挖土机改土。不仅是土地,有的荒坡也被改造出来了。2016年底,150亩无花果树便栽种了下去。为了把树种好,唐鑫自己学起了种植技术,很快便成了“土专家”。
去年,唐鑫种植的无花果树开始少量挂果了。青绿的果子挂在枝头,让唐鑫心里喜滋滋的。可是,因为干旱、缺水,当年的无花果失收了。
今年,唐鑫种植的无花果比去年挂的果更多。起初,唐鑫心里有些忐忑,他想:“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很快,唐鑫那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水的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唐鑫说,最近几个月,拦河堰就要修好了,3个贫困村的产业用水难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唐鑫盼望着,等到7月底无花果成熟了,即可开放基地,供游人采摘。“无花果在7月至10月陆续成熟,采摘期比较长。”唐鑫说,今年至少可以收获5000斤无花果,等到2020年进入盛产期之后,亩产3000斤果子不成问题。
仅仅发展无花果产业一项,并不能让唐鑫满足。唐鑫还种下了60亩桑葚、蜂糖李树。在他的下一步计划中,还要种植100多亩蓝莓等高端果树。
唐鑫一边种果树,一边把学到的种植技术教给村民。唐鑫说:“如果村民愿意一起种植,我也可以帮助他们打开销路。”
在这个月初,唐鑫又给工人结了一次工资。70多岁的贫困村民熊俊莲就拿到了1600余元。“施肥、除草……都是干些轻松的活计,最多的时候,基地里有40多个村民在做工呢。”唐鑫说。
事实上,村民除了能在唐鑫的产业基地干活儿赚钱外,还能取得分红,村集体也从产业发展中分得了一杯羹。“盈利的7%由村民和村集体共享。其中5%用于贫困户分红,2%作为村集体收入。”双庙子村第一书记曹齐说,为了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去年,无花果基地间种了西瓜。仅此一项,便让村集体增收1.35万元,而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村民,人均收入可增加3500元以上。
唐鑫坦言,他的愿望是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摘穷帽。因此,他把合作社取名为邻水县联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唐鑫眼里,合作社正是一个“助农联盟”,他愿意和勤劳的村民联合在一起,真正把双庙子村的特色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李倩)
北京 河北 安徽 四川 重庆 福建 贵州 浙江 上海 山东 山西 新疆 云南 甘肃 广东 宁夏 成都 广州 武汉 唐山 马鞍山 绍兴 鄂尔多斯 黄山 厦门 哈尔滨 苏州 芜湖 常州 晋城 淮北 宿州 南京 太原 福州 合肥 长治 南宁 珠海 濮阳 大庆 毕节 临沂 贵阳 杭州 南通 蚌埠 中山 铜陵 东莞 常德 无锡 徐州 宁波 遵义 嘉兴 潍坊 长沙 克拉玛依 惠州 大连 深圳 淮南 佛山 南昌 秦皇岛 重庆渝北 阜阳 重庆渝中 张家港 包头 洛阳 亳州 青岛 廊坊 长春 宜昌 扬州 遂宁 萍乡 池州 威海 三门峡 济南 六安 江门 焦作 郑州 朔州 三明 兰州 绵阳 侯马 临汾 许昌 济源 南阳 镇江 营口 东营 安庆 西安 宣城 北京东城 滁州 石家庄 上海静安 岳阳 天津和平区 日照 韶关 庆阳 上海浦东 邯郸 吉林市 沈阳 北京朝阳 上海长宁 肇庆 泉州 烟台 漳州 景德镇 宝鸡 柳州 广安 昆明 淄博 银川 通辽 金昌 安阳 承德 泰州 莱芜 晋中 吕梁
闲暇时间,在邻水县丰禾镇双庙子村创业的业主唐鑫,习惯了到村委会活动室转一转,和村干部聊一聊他的水果种植基地。
2015年10月底,唐鑫从家乡重庆市大足区来到丰禾镇,从此,双庙子村便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乡”,他种下希望的地方。
双庙子、林果、大梁子3个贫困村相邻,丰禾镇借力五华山风景区和泥汉坪风景区开发,助推3个贫困村连片发展产业脱贫。在友人的推荐下,唐鑫抓住机遇,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村里必须要有长效的富民产业。”唐鑫的想法与村支“两委”干部不谋而合。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能否实现长效富民的关键。尽管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唐鑫仍然有着清晰的发展理念:瞄准“绿色、有机”,发展本地稀缺的特色水果产业。
唐鑫首选的产业是无花果。无花果,在广安市场上较为少见,尤其鲜果更是少有。“鲜果价格能卖到每斤10元以上,干果价格则是鲜果的5倍之多。”他更看重的是无花果的绿色食品标签,“不长虫、不打农药,高达99%的食用率,还有药用价值……”唐鑫经过多番学习、鉴定,得知双庙子村正适合无花果树生长。
说干就干。唐鑫请来工人用挖土机改土。不仅是土地,有的荒坡也被改造出来了。2016年底,150亩无花果树便栽种了下去。为了把树种好,唐鑫自己学起了种植技术,很快便成了“土专家”。
去年,唐鑫种植的无花果树开始少量挂果了。青绿的果子挂在枝头,让唐鑫心里喜滋滋的。可是,因为干旱、缺水,当年的无花果失收了。
今年,唐鑫种植的无花果比去年挂的果更多。起初,唐鑫心里有些忐忑,他想:“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很快,唐鑫那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水的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唐鑫说,最近几个月,拦河堰就要修好了,3个贫困村的产业用水难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唐鑫盼望着,等到7月底无花果成熟了,即可开放基地,供游人采摘。“无花果在7月至10月陆续成熟,采摘期比较长。”唐鑫说,今年至少可以收获5000斤无花果,等到2020年进入盛产期之后,亩产3000斤果子不成问题。
仅仅发展无花果产业一项,并不能让唐鑫满足。唐鑫还种下了60亩桑葚、蜂糖李树。在他的下一步计划中,还要种植100多亩蓝莓等高端果树。
唐鑫一边种果树,一边把学到的种植技术教给村民。唐鑫说:“如果村民愿意一起种植,我也可以帮助他们打开销路。”
在这个月初,唐鑫又给工人结了一次工资。70多岁的贫困村民熊俊莲就拿到了1600余元。“施肥、除草……都是干些轻松的活计,最多的时候,基地里有40多个村民在做工呢。”唐鑫说。
事实上,村民除了能在唐鑫的产业基地干活儿赚钱外,还能取得分红,村集体也从产业发展中分得了一杯羹。“盈利的7%由村民和村集体共享。其中5%用于贫困户分红,2%作为村集体收入。”双庙子村第一书记曹齐说,为了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去年,无花果基地间种了西瓜。仅此一项,便让村集体增收1.35万元,而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村民,人均收入可增加3500元以上。
唐鑫坦言,他的愿望是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摘穷帽。因此,他把合作社取名为邻水县联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唐鑫眼里,合作社正是一个“助农联盟”,他愿意和勤劳的村民联合在一起,真正把双庙子村的特色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