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离不弃呵护瘫痪的丈夫--无怨无悔奉献一生
[ 责任编辑: 申蕊 丨 日期: 2018-10-19 ] 来源:

  邓清芬,女,1943年9月生,汉族,群众,家住岳池县龙镇万塔山村7组34号,村民。

  40年不离不弃呵护瘫痪的丈夫,每天帮丈夫挤压小便6次、翻转身子6次,拍背、按摩2个小时,接倒大小便、擦洗身子30分钟;每两天帮丈夫换一次褥疮药,煎熬一壶中药,40年来,邓青芬不离不弃呵护着瘫痪在床的爱人刘代林,用她无私伟大的爱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

  “她起五更,睡半夜,养大了3个女儿。”10月10日,今年76岁的刘代林说,他能活到今天,全靠妻子邓青芬的精心照顾;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份伟大的爱;她吃够了苦、受够了累,留下了伤病,却给了他和女儿无私的爱,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丈夫受伤的时候大女儿才8岁,小女儿才2岁。”邓青芬说,她今年76岁,家住四川省岳池县九龙镇万塔山村7组。1978年10月21日,丈夫在县人民医院给新修厕所安装照明灯时,不幸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腰椎骨折,至今下肢完全瘫痪,全身只有头和手能活动,每天只能趴在床上或躺在床上,自己无法翻身和爬动,需要全依赖护理。“这个从天而降的灾难,让我们一家陷入了痛苦,我和3个女儿哭抱一团。”邓青芬说,好在医院当时全额报销了他的医疗费用,也按当时的政策解决了丈夫的生活费和护理费。

  “爸爸瘫痪了,一家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母亲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邓青芬的大女儿刘顺清说,父亲的瘫痪让她们一家从此过上了艰苦的日子。母亲最辛苦是在父亲住院治疗的几年里,她白天回队上劳动,晚上到医院照顾父亲;家里也成了补钱户,一年给生产队里补钱达60元。田土下放那年,父亲也出院回家治疗。为了照顾父亲和她三姐妹,母亲起早摸黑,吃够了苦、受够了累,栽秧打谷,洗衣煮饭,家里家外的活全压在了她一个身上;母亲每天还要为父亲挤压小便、翻转身子、拍背按摩、接倒大小便、擦洗身子、换褥疮药、熬药煮饭等。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梁主任帮助了我们!”刘代林说,看到妻子因为自己遭受的苦、受到的累,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时,他请求医院解决工伤赔偿待遇。而这种诉求,他坚持了30年,当时法院立不了案,诉讼程序也走不通,在他家几乎绝望的时候,2009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主任梁玉走进了他家,通过近一个月组织双方调解协商,县人民医院同意一次性给予他家7万元困难补助,并调高护理费的标准,现在生活费和护理费每月可领到7000多元,药费也全部给予了报销。

  “当时刘代林的身体状况和他家困难让我十分震撼,他爱人不离不弃的精神更是感动了我,也感动我的母亲和姐姐。”梁玉说,面对这样一个多年的积案,一边是生活困难的群众,一边是医院按当时政策解决了相关费用,只是标准太低。为此,她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疏导,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帮助他家减轻了经济上的困难。

  “现在好了,3个女儿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女儿女婿也孝敬,一家人生活也幸福;丈夫更是苦中求乐,勇敢面对病痛,每天还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邓青芬说,40年来,是丈夫对乐观面对困难和对生命的不放弃,给了她力量,正是这力量让邓清芬积极的面对生活。如今,丈夫可以自己读书看报,家里的生活温馨,老人的笑容愈发的幸福了。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18086982098 联系邮箱:gawmwxx@163.com
40年不离不弃呵护瘫痪的丈夫--无怨无悔奉献一生
[ 责任编辑:申蕊 丨 日期: 2018-10-19 ]
来源:

  邓清芬,女,1943年9月生,汉族,群众,家住岳池县龙镇万塔山村7组34号,村民。

  40年不离不弃呵护瘫痪的丈夫,每天帮丈夫挤压小便6次、翻转身子6次,拍背、按摩2个小时,接倒大小便、擦洗身子30分钟;每两天帮丈夫换一次褥疮药,煎熬一壶中药,40年来,邓青芬不离不弃呵护着瘫痪在床的爱人刘代林,用她无私伟大的爱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

  “她起五更,睡半夜,养大了3个女儿。”10月10日,今年76岁的刘代林说,他能活到今天,全靠妻子邓青芬的精心照顾;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份伟大的爱;她吃够了苦、受够了累,留下了伤病,却给了他和女儿无私的爱,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丈夫受伤的时候大女儿才8岁,小女儿才2岁。”邓青芬说,她今年76岁,家住四川省岳池县九龙镇万塔山村7组。1978年10月21日,丈夫在县人民医院给新修厕所安装照明灯时,不幸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腰椎骨折,至今下肢完全瘫痪,全身只有头和手能活动,每天只能趴在床上或躺在床上,自己无法翻身和爬动,需要全依赖护理。“这个从天而降的灾难,让我们一家陷入了痛苦,我和3个女儿哭抱一团。”邓青芬说,好在医院当时全额报销了他的医疗费用,也按当时的政策解决了丈夫的生活费和护理费。

  “爸爸瘫痪了,一家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母亲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邓青芬的大女儿刘顺清说,父亲的瘫痪让她们一家从此过上了艰苦的日子。母亲最辛苦是在父亲住院治疗的几年里,她白天回队上劳动,晚上到医院照顾父亲;家里也成了补钱户,一年给生产队里补钱达60元。田土下放那年,父亲也出院回家治疗。为了照顾父亲和她三姐妹,母亲起早摸黑,吃够了苦、受够了累,栽秧打谷,洗衣煮饭,家里家外的活全压在了她一个身上;母亲每天还要为父亲挤压小便、翻转身子、拍背按摩、接倒大小便、擦洗身子、换褥疮药、熬药煮饭等。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梁主任帮助了我们!”刘代林说,看到妻子因为自己遭受的苦、受到的累,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时,他请求医院解决工伤赔偿待遇。而这种诉求,他坚持了30年,当时法院立不了案,诉讼程序也走不通,在他家几乎绝望的时候,2009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主任梁玉走进了他家,通过近一个月组织双方调解协商,县人民医院同意一次性给予他家7万元困难补助,并调高护理费的标准,现在生活费和护理费每月可领到7000多元,药费也全部给予了报销。

  “当时刘代林的身体状况和他家困难让我十分震撼,他爱人不离不弃的精神更是感动了我,也感动我的母亲和姐姐。”梁玉说,面对这样一个多年的积案,一边是生活困难的群众,一边是医院按当时政策解决了相关费用,只是标准太低。为此,她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疏导,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帮助他家减轻了经济上的困难。

  “现在好了,3个女儿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女儿女婿也孝敬,一家人生活也幸福;丈夫更是苦中求乐,勇敢面对病痛,每天还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邓青芬说,40年来,是丈夫对乐观面对困难和对生命的不放弃,给了她力量,正是这力量让邓清芬积极的面对生活。如今,丈夫可以自己读书看报,家里的生活温馨,老人的笑容愈发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