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谋发展 扶贫帮困暖民心
[ 责任编辑: 杜金香 丨 日期: 2018-04-16 ] 来源:

  这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高个子,齐发平头,两颊稍胖,双眼洞开,步履坚毅,谈笑淡定。警校毕业背景及几年的工作经验锻造了他,磨练出他果断、坚韧、进取的性格,也练就了他过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这就是他:前锋区人民法院派驻帽合村第一书记陈刚。

  悄然逝去的基层岁月,虽然年轻的他,下村快两年了,但他始终坚持明晰思路“想”在前、干事创业“做”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切实做到决策面前“胜”一点、工作面前“高”一点、群众面前“矮”一点。

  用身谋事:一身泥土一身芳

  “看,那不是陈书记吗,这么年轻的娃,没想到这么能吃苦,大冬天的冒着雨还骑摩托车来回奔波,多冷啊,为了我们村的发展,真苦了陈书记了!”一位大妈心疼的说到。

  自从2016年10月下派到帽合村,他为了更快的摸清村情民意,特地自费买了一辆摩托车,天天在村上“转悠”,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经过实地查看、民意调查、召开村社会议等各项工作,一个月后,他编写出了《帽合村“123”连村组团乡村旅游工程规划资料汇编》,规划坚持以旅游脱贫、以旅游致富,着力打造花园式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游览、观光、美食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走出一条由点带线、由线带面、由村带动相关村落共同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由政府输血式扶贫向自身造血式功能的转变。

  一位广安日报记者曾采访他:“你写这么大一个规划方案并且要让它实现,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吃很到苦头,是什么让你有勇气来做这件事儿呢?”“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疾苦,如果能用所学,做成这件事儿,将可以帮助几个村的人共同致富,这样我想我做梦都会被笑醒的,这点困难,这点苦不算啥!”他坚定地回答道。

  为了加快扶贫发展规划的实施,他着力于招商引资,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目前已得到区人民法院1万余元的资金,用于苗木栽种;土地整治、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款364万元。同时已引进一位港商到村流转300余亩土地栽种用于出口的李子树,相关程序正在审批中;还正在与一名台商洽谈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建设项目;与邻水县一名投资商洽谈流转土地300亩用于园林草坪栽种。

  为了扶贫工作的落实,群众的幸福生活,他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始终坚持天天行走在村庄小路上,为帽合村的发展不断奔波。现在,他在帽合村,就像是一张发展的“名片”,老百姓有时亲切地称他为“土设计”。有道是:一身泥土也芬芳。

  用心交流:一片丹心一片情

  “不在机关当闲人,不做琐事的忙人,不当群众的客人,要做群众工作的热心人。”这是二零一六年十月,从他被宣布为“第一书记”的一刻起,他心中便提出了驻村的“施政纲要”。

  “谁是陈书记?”。十一月的清早,一位老妇站在村办公室门前。“书记,你得帮我做主呀。”在了解到她是因为以前承包出去的土地影响到土地整改而着急,书记的心思就立刻放在了土地的整改上,开始为土地整改问题而奔波了。书记知道土地整改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好好处理,就会影响方案的最终实施。

  在上级无专项款补偿、村干部协商不下,左右为难之际,陈书记提出了“借鸡下蛋”的法子,就是利用即将引来的业主承包土地租金比以前承包的土地多十几倍钱,然后从这承包土地一亩的钱拿出一百块补贴给栽种桉树的业主直到合同期满为止,这样对三方都有好处。为了促成事情的圆满解决,陈书记先是多次找龚小军协调达成共识,又召集涉及的村组开了会议,得到村民大力支持配合,就这样一件很棘手的事儿被陈书记给化解了。“陈书记,幸好有你在,不然这事儿还不知道咋弄呢。”村纪检组长张其云感叹地说道。

  土地整治涉及到村民方方面面的利益,为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顺利推进土地整治工作,陈书记经常到村民家中讲解土地整治的政策,谈村里未来的乡村旅游规划,讲清楚土地整治与村发展大计息息相关的道理,让群众自觉的配合搞好土地整治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群众是打心眼里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截止目前,全村已完成土地整治近300亩。常听到群众说:“我们相信陈书记,一定全力配合村两委做好土地整治这些工作,让发展规划早日实施,我们也好早点过上富裕的日子。”

  用爱诠释:一腔暧流一腔爱

  “衙斋卧听萧萧竹,凝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的组织建设活动中,他心中总想着困难群众,总想法设法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享受到关怀和温暖。在他眼里,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关注百姓,就要从一枝一叶做起,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入手,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村委干部关爱“润心头”。帽合村九组组长王泽天现年65岁,妻子又得了常年患病,89岁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花费了大量生活积蓄,为培养儿子读大学,借的钱到现在都还有几万没还清。此时,他到王泽天家中时常嘘寒问暖,帮组他了解医疗报销和大病救济问题,并推荐他在年终慰问名单上,以解决他燃眉之急,并叮嘱其病人:“晚上要盖厚点,保重好身体,身体是本钱!”一席话,一个举动,深深润泽了病人:“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我,还是党的恩情深啊!”

  一般党员关爱“乐心间”。帽合村1组贫困老党员78岁的张其海,妻子得了年老多病,儿子和儿媳妇得了结石,自己又长年患病,家里仅靠种植粮食作物勉强维持生计。家里有时揭不开锅,陈书记向区委组织部和民政部门汇报,帮助解决部分困难资金。年底将至,陪同法院领导送去油和米等生活用品。他常说:“虽然生活很清苦,但想起大家的关心,心里总乐滋滋的”。

  普通百姓关爱“暧心坎”。帽合村5组村民蒋远财65岁,家庭成员中仅一个刚成年的儿子,主要靠种植水稻和玉米,收益少,他积极组织老百姓在村活动室并请农技员讲解农技知识。他还带领农技人员多次到老蒋田间地头,并鼓励他树立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大力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他还嘱咐村两委干部,要特别关心像蒋远财这样的贫困户,及时提供技术服务,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等方面的困难。临走时,蒋远财代表儿子道出了一家人共同的心声:“在帽合这个‘家’里,我们好温馨。”

  小康路上党旗红,农村面貌喜人心。一桩桩实事、好事,让群众心里亮堂、舒坦,使百姓踏实、温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群众说:他不仅是党的一名干部,更是百姓党性的一面旗帜。

主办: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 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广安文明网
电话:18086982098 联系邮箱:gawmwxx@163.com
身体力行谋发展 扶贫帮困暖民心
[ 责任编辑:杜金香 丨 日期: 2018-04-16 ]
来源:

  这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高个子,齐发平头,两颊稍胖,双眼洞开,步履坚毅,谈笑淡定。警校毕业背景及几年的工作经验锻造了他,磨练出他果断、坚韧、进取的性格,也练就了他过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这就是他:前锋区人民法院派驻帽合村第一书记陈刚。

  悄然逝去的基层岁月,虽然年轻的他,下村快两年了,但他始终坚持明晰思路“想”在前、干事创业“做”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切实做到决策面前“胜”一点、工作面前“高”一点、群众面前“矮”一点。

  用身谋事:一身泥土一身芳

  “看,那不是陈书记吗,这么年轻的娃,没想到这么能吃苦,大冬天的冒着雨还骑摩托车来回奔波,多冷啊,为了我们村的发展,真苦了陈书记了!”一位大妈心疼的说到。

  自从2016年10月下派到帽合村,他为了更快的摸清村情民意,特地自费买了一辆摩托车,天天在村上“转悠”,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经过实地查看、民意调查、召开村社会议等各项工作,一个月后,他编写出了《帽合村“123”连村组团乡村旅游工程规划资料汇编》,规划坚持以旅游脱贫、以旅游致富,着力打造花园式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游览、观光、美食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走出一条由点带线、由线带面、由村带动相关村落共同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由政府输血式扶贫向自身造血式功能的转变。

  一位广安日报记者曾采访他:“你写这么大一个规划方案并且要让它实现,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吃很到苦头,是什么让你有勇气来做这件事儿呢?”“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疾苦,如果能用所学,做成这件事儿,将可以帮助几个村的人共同致富,这样我想我做梦都会被笑醒的,这点困难,这点苦不算啥!”他坚定地回答道。

  为了加快扶贫发展规划的实施,他着力于招商引资,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目前已得到区人民法院1万余元的资金,用于苗木栽种;土地整治、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款364万元。同时已引进一位港商到村流转300余亩土地栽种用于出口的李子树,相关程序正在审批中;还正在与一名台商洽谈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建设项目;与邻水县一名投资商洽谈流转土地300亩用于园林草坪栽种。

  为了扶贫工作的落实,群众的幸福生活,他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始终坚持天天行走在村庄小路上,为帽合村的发展不断奔波。现在,他在帽合村,就像是一张发展的“名片”,老百姓有时亲切地称他为“土设计”。有道是:一身泥土也芬芳。

  用心交流:一片丹心一片情

  “不在机关当闲人,不做琐事的忙人,不当群众的客人,要做群众工作的热心人。”这是二零一六年十月,从他被宣布为“第一书记”的一刻起,他心中便提出了驻村的“施政纲要”。

  “谁是陈书记?”。十一月的清早,一位老妇站在村办公室门前。“书记,你得帮我做主呀。”在了解到她是因为以前承包出去的土地影响到土地整改而着急,书记的心思就立刻放在了土地的整改上,开始为土地整改问题而奔波了。书记知道土地整改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好好处理,就会影响方案的最终实施。

  在上级无专项款补偿、村干部协商不下,左右为难之际,陈书记提出了“借鸡下蛋”的法子,就是利用即将引来的业主承包土地租金比以前承包的土地多十几倍钱,然后从这承包土地一亩的钱拿出一百块补贴给栽种桉树的业主直到合同期满为止,这样对三方都有好处。为了促成事情的圆满解决,陈书记先是多次找龚小军协调达成共识,又召集涉及的村组开了会议,得到村民大力支持配合,就这样一件很棘手的事儿被陈书记给化解了。“陈书记,幸好有你在,不然这事儿还不知道咋弄呢。”村纪检组长张其云感叹地说道。

  土地整治涉及到村民方方面面的利益,为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顺利推进土地整治工作,陈书记经常到村民家中讲解土地整治的政策,谈村里未来的乡村旅游规划,讲清楚土地整治与村发展大计息息相关的道理,让群众自觉的配合搞好土地整治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但群众是打心眼里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截止目前,全村已完成土地整治近300亩。常听到群众说:“我们相信陈书记,一定全力配合村两委做好土地整治这些工作,让发展规划早日实施,我们也好早点过上富裕的日子。”

  用爱诠释:一腔暧流一腔爱

  “衙斋卧听萧萧竹,凝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的组织建设活动中,他心中总想着困难群众,总想法设法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享受到关怀和温暖。在他眼里,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关注百姓,就要从一枝一叶做起,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入手,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村委干部关爱“润心头”。帽合村九组组长王泽天现年65岁,妻子又得了常年患病,89岁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花费了大量生活积蓄,为培养儿子读大学,借的钱到现在都还有几万没还清。此时,他到王泽天家中时常嘘寒问暖,帮组他了解医疗报销和大病救济问题,并推荐他在年终慰问名单上,以解决他燃眉之急,并叮嘱其病人:“晚上要盖厚点,保重好身体,身体是本钱!”一席话,一个举动,深深润泽了病人:“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我,还是党的恩情深啊!”

  一般党员关爱“乐心间”。帽合村1组贫困老党员78岁的张其海,妻子得了年老多病,儿子和儿媳妇得了结石,自己又长年患病,家里仅靠种植粮食作物勉强维持生计。家里有时揭不开锅,陈书记向区委组织部和民政部门汇报,帮助解决部分困难资金。年底将至,陪同法院领导送去油和米等生活用品。他常说:“虽然生活很清苦,但想起大家的关心,心里总乐滋滋的”。

  普通百姓关爱“暧心坎”。帽合村5组村民蒋远财65岁,家庭成员中仅一个刚成年的儿子,主要靠种植水稻和玉米,收益少,他积极组织老百姓在村活动室并请农技员讲解农技知识。他还带领农技人员多次到老蒋田间地头,并鼓励他树立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大力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他还嘱咐村两委干部,要特别关心像蒋远财这样的贫困户,及时提供技术服务,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等方面的困难。临走时,蒋远财代表儿子道出了一家人共同的心声:“在帽合这个‘家’里,我们好温馨。”

  小康路上党旗红,农村面貌喜人心。一桩桩实事、好事,让群众心里亮堂、舒坦,使百姓踏实、温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群众说:他不仅是党的一名干部,更是百姓党性的一面旗帜。